24小时联系电话:185 8888 888

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春光无限看阜阳】一根芦笋的“跨江”之行――脱贫攻坚调研(一)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春光无限看阜阳】一根芦笋的“跨江”之行――脱贫攻坚调研(一)

发布时间:2020/04/22 新闻 浏览次数:592

央广网阜阳颍上4月22日消息(记者赵家慧)如果是5年前,你问安徽颍上县西三十铺镇余塘村的村民们,“你知道芦笋吗?”他们一定会摇摇头答,“那是个啥?听都没听过。”而如今,这里的村民都对这种长着绿色嫩茎,头上顶着紫色鳞芽的植物十分熟悉,因为它带着这方土地走上了致富“快车道”。

/

芦笋被誉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由于其热量低且富含组织蛋白,它一直是餐桌的“贵族”,在一线城市销量很好。加上富含叶酸、核酸、硒等微量元素,更是世界公认的蔬菜抗癌之王,而其种植地多在长江以南。

颍上人滕传林、李贺起早年在上海崇明岛从事芦笋种植,掌握了各种种植“小窍门”,并开拓了良好的市场。2015年,通过招商引资,两人回到家乡。经过考察和试种后,滕传林和李贺起发现,“这里位于阜颍河南岸,水质、土壤和地形都适合种芦笋。”于是,两人还乡创业,成立了安徽起林芦笋有限公司。小小芦笋正式“渡江”,开始“大展神通”。

/

“余塘村这里原来就种点玉米、小麦,即便是丰年,利润每亩也就800元。”西三十铺镇党委书记江腾告诉记者,阜阳作为农业大市,各地都在探索农业结构调整,希望发展高附加值特色农业。

公司流转了500亩土地进行种植。“大棚种植是一次投入、多年受益,第二年就可以采摘。每年每亩常产可达4000—6000斤,每亩年产值2万元以上,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江腾解释道,芦笋种植作为一种劳动密集性产业,可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张电英老人从种植园一建好就在这里工作,“做做采摘,打包一下,每天能有60块钱,夏天高峰期的时候一天有90块。”

“最开始,政府作出担保,老百姓才敢放心种。”西三十镇采取“政府+保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社)+贫困户”四位一体来推进扶贫芦笋基地精准扶贫工作,利用长丰县对接颍上县帮扶资金282万元,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园区务工合作的形式,帮助26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目前,西三十铺镇芦笋种植已经形成稳定的市场,种植技术也已基本成型。

江腾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产业分红235户,每户带资入股12000元,每年可获1720-1920元的分红。土地入股14户,每亩年分红也有1200元。”

疫情尚未解除,全国产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西三十铺镇党委委员李文庆告诉记者,疫情对当地芦笋种植业的影响不大,“芦笋有3个月的休眠期,可以调节大棚温度以延长出棚时间。”由于公司积累了稳定的客户,产品供不应求,“主要是销往杭州、合肥、阜阳的蔬菜批发市场。”

2018年3月,通过以商招商,传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蔬菜种植企业入驻镇里,在余塘村北部一期流转了360亩土地,扩大了西三十铺芦笋种植面积,全镇芦笋种植面积总面积近2000多亩,形成稳定的芦笋产业。

2019年带动脱贫户83户,连续三年每年每户可分红1840元;解决本地劳动力就业36人,其中带动贫困户8户稳定脱贫;土地入股分红贫困户25户,户均增收2100元。

疫情防控期间,西三十铺镇坚持疫情防控与农业生产“两手抓、两手硬”,帮助农业经营主体解决实际困难,提供防控物资,协商用工,促进特色种植扶贫基地尽早复工复产,“当地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劳动力来源。防疫工作做到位了,人手不愁。”

2020,西三十铺镇以全县产业项目建设年为契机,在芦笋种植基础上,扩大种植葡萄、有机花菜、娃娃菜、黄花菜、西瓜、桑果种植面积,打造“万亩蔬果产业园”,实现全镇贫困人口全面同步进入小康。

一根根娇嫩的芦笋过了江,用了5年时间在皖北大地上扎牢了根,正迸发出蓬勃的致富新活力。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