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发难题有新招:振东制药达霏欣推出“内服外治”方案,助力毛囊新生
发布时间:2025/07/24
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加剧、作息不规律及环境因素影响,脱发、白发问题呈现年轻化趋势,成为困扰现代人的普遍健康难题。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传统单一治疗手段逐渐显露出局限性。近日,专注毛发健康领域22年的达...
-
“大健康”中医药技术壁垒下,振东制药靠“一问一答”成功破局
发布时间:2025/06/26
6月17日,中国药理学会党委书记杜冠华率专家团队赴振东制药开展专项技术对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此次会议聚焦中药现代化研发重难点,诚邀全国中医药专家共同讨论“大健康”新时代背景下传统药...
-
振东出题,专家解题:“大健康”背景 下,振东制药率先“破冰”!
发布时间:2025/06/25
6月17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正式落地山西。该项目由中国科协主导,振东制药协办,研发总裁游蓉丽主持。旨在通过嫁接全国学会的学术资源助力山西地区药企实现技术升级,推动当地中医药企业集群全面...
-
振东集团资助范围辐射全国,形成”爱出者爱返”的闭环
发布时间:2025/06/11
在商业与公益的天平上,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选择了后者——即便负债也要坚持的”变态慈善”。这家从太行山走出的民营企业,用32年时间构建起一套独特的公益生态系统,累计捐赠超10亿元,将”与民同...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全民新冠疫苗接种 如何“抢时间”?
发布时间:2021/04/01 财经 浏览次数:482
新闻1+1丨全民新冠疫苗接种 如何“抢时间”?
3月31日是国家卫健委启动我国新冠疫苗接种日报制整一个星期。截至2021年3月30日,我国已经有1.14亿剂次已经接种。从增幅来看,每天比前一天增加三百万至四百万剂次,峰值是增加六百万剂次左右。
在疫苗接种方面,北京多个疫苗接种点陆续开放夜场服务,满足不同人群需求;武汉市启动移动疫苗接种车,全力打通“接种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上海则启动60岁及以上老年人和在沪外籍人士新冠疫苗预约接种。全民接种疫苗,如何有序又快速地推进?听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世卫组织疫苗研发委员会顾问邵一鸣的解读。
北京大兴新冠疫苗接种覆盖率达80%,怎么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疫苗研发委员会顾问 邵一鸣:这意味着北京大兴区初步建立了新冠免疫屏障,这个地方不可能有新冠病毒的流行了。应该说这是我们全民疫苗接种行动中一个亮点。不过其他地方如果接种率没能跟上来,也会出现漏洞,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去年把高风险职业人群的接种覆盖之后,现在开始全人群的有序免疫接种。
如何看待过去一周国内新冠疫苗的接种速度?
数据显示,过去一周,每天接种新冠疫苗的增幅约为300万到600万左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疫苗研发委员会顾问 邵一鸣:任何一个大规模行动都要有热场,逐渐把各个系统测试好。目前的(接种)速度是不低的,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卯足了劲要在国庆前完成全民接种,一天最高也就接种300多万。近一周,我国每天新增新冠疫苗接种人数在三四百万,最高的一天是600多万,而经过这个阶段的测试之后,随着疫苗产能进一步释放,我们达到一天1000万人的接种数量一点问题都没有。
疫苗产能能否跟上接种剂次的增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疫苗研发委员会顾问 邵一鸣:现在我们是按“应接尽接、梯次推进、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原则推进疫苗接种。应该说,我们产能方面有双重压力,除了要管14亿国民,我们中国的疫苗也是全球的公共产品,要帮助世界人民,特别是为发展中国家的防控作贡献。我们国家疫苗年底规划产能大概可以达到50亿剂。
瑞丽新发本土病例 新冠疫苗能为疫情防控做些什么?
4月1日起,包含瑞丽市在内的4个云南边境县市,将全面启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这是否意味着,在防控疫情方面,疫苗已经成为了我们应对疫情出现时的一种常规“武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疫苗研发委员会顾问 邵一鸣:边境地区因为外部环境政治动荡,整个防控工作基本停滞,随着不稳定人群跨境流动,给边境省份带来很大防控压力。在我们没有疫苗的时候,只能靠传统公共卫生措施来控制疫情,现在除了常规的防治措施,有了疫苗,再加上疫苗 “环形接种”,根据地区风险等级一圈一圈往外推进,在边境地区特别是已知的高风险地区更早推广全民接种。
新冠疫苗产能提升后,配送、运输跟得上吗?
一方面现在接种人群增速在不断加快;另一方面人们也担心,因为疫苗在运输的过程中也需要一定的保存条件,和它匹配的运输条件是不是也能做得足够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疫苗研发委员会顾问 邵一鸣:我觉得我们已经做了比较好的准备,因为我们国家不像美国,只有一个疾控中心,我们在全国有市级疾控中心3500多个。同时也是物流大国,物流运送系统非常发达,再加上高铁等快速运输工具,配送流程和运输效率都没有问题。
而涉及到储存,我们国家的疫苗特别是现在国民主要接种的灭活疫苗,对于保存温度要求不高——2到8摄氏度。实际上,即使南方温度达到30多度,也没问题。在加速稳定性试验当中,我们可以看到37度的环境下,(疫苗)存放四周都是可以的。
疫苗接种绝对数美国居世界第一,为何每日新增确诊病例仍在增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疫苗研发委员会顾问 邵一鸣:美国在疫苗接种还没有达到群体免疫屏障水平的时候,就已经有二十几个州解除常规防控措施,不强制要求人们戴口罩,人员可以无序流动,很多不该开的公共集会场所也开放了,这完全不科学。尽管像福奇这样的专家反复呼吁,很多州还是不听。这也给我们提醒:在疫苗接种没有达到群体免疫屏障时,常规的公共防护措施一定不能减。
如果中国不能及时建立免疫屏障,后果如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疫苗研发委员会顾问 邵一鸣:假如我们不尽快用成本代价最小的疫苗手段建立起免疫屏障,那我们国家的优势就会变成劣势,就会形成一个免疫洼地,病毒很容易像洪水一样流到这里来。所以我们在可能存在的风险出现前,必须把免疫屏障建立起来,维持我们的优势。积极参与国家的疫苗接种,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对快速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还有哪些担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疫苗研发委员会顾问 邵一鸣:疫苗产能、公民意愿和政府工作效率,这几个挑战压力同样巨大,但我们的政府、公共卫生和医疗机构组织能力非常强,这在之前的“战疫时期”用常规途径控制疫情的过程中,已经显示出来。我相信在“疫苗接种战疫”当中,我们也一定会组织得更好。具体我有两个担心:①目前我们主打的疫苗还是两剂,老百姓打了一剂不要松懈,一定要把第二剂打完,这样才能产生最佳的免疫效果。②尽管我们的疫苗产能很大,组织能力也很强,但我们还要承担国际义务,我们如何在政府调配下,既保证中国疫情的控制,也能支援发展中国家疫情控制,这是第二个担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