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琴、兰山区人大代表全传晓建议:完善商业信用体系建设 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利益
发布时间:2025/03/06
2025年3月6日,金融时报社刊载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琴、兰山区人大代表全传晓关于“完善商业信用体系建设 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利益”的署名文章。人大代表围绕构建商业信用展开,分析其在实体经济中的作用、存在问题,探讨...
-
@全体毕业生,这4万份打包胶带为你送上毕业祝福!
发布时间:2024/06/28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份打...
-
贵阳市云岩区溯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合体”成立
发布时间:2024/06/11
2024 年 6 月 7 日,贵阳市云岩区溯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合体”成立大会盛大举行。此次大会参会人员包括阎毅、杨健铭、丁鲁黔等在内的 30 余位各界人士。 身为金牌调解员的阎毅,凭借其丰富的调...
-
新起点,新力量:贵阳市云岩区诉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挂牌成立
发布时间:2024/05/31
5月27日,贵阳市云岩区诉源纠纷调解服务所(下简称诉源纠纷调解所)正式挂牌成立。 诉源纠纷调解所,系在贵阳市云岩区法学会一届二次会长会议审核通过,经贵阳市云岩区法学会批准设立的一家民办非企业性质的调解...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2022一起向未来
发布时间:2022/01/02 新闻 浏览次数:367
据报道,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划过天空,那落下的七彩光谱中,一定有一抹中国红。我们迎来了2022,中国人也首次在太空跨年,阳光照进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
“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是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昨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强调。在贺词中,习近平主席还特别提到了“正在浩瀚太空出差的三位航天员”以及无数正在奋斗奉献的追梦人。
就在新年的第一天,1月1日下午,在距离地球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三位被习近平主席牵挂着的航天员与北京、香港、澳门的青年跨越太空,深入交流。对话热气腾腾,余音回荡天地。
崭新的时间、浩瀚的宇宙、年轻的生命,都是无限的可能。新年伊始,青春与星空碰撞,希望和梦想生长。
在北京主会场,一张张载人航天工程一线科技工作者的照片打在屏幕上。当年心怀飞天梦想的年轻人,如今已成长中国航天的中坚力量,而一批批年轻人的加入,又为这个集体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今天,我们又该如何在自己所处的时代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我相信,只要大家把国家利益始终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一定能够一往无前、战胜困难。”当被现场的同学要求分享一些战胜困难的亲历故事时,航天员翟志刚这样说。
从1999年神舟一号飞行试验成功完成,到2005年神舟五号搭载航天员杨利伟完成中国人太空首秀,再到2008年神舟七号搭载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实现中国人第一次太空漫步、2021年神州十二号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中国载人航天交出了一份份让国人振奋、世界赞叹的精彩答卷。但回望过去,走过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因此,此次活动现场的同学们也都很关心,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和挫折,中国航天人是如何顶住压力、完成任务的。翟志刚给出了上述答案。
茨威格说:“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年富力强时发现自己生活的使命。”
中国航天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不是因为他们都是“特别”的超人,而是因为他们找到了自己生活的使命——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奋斗终身。
这就是中国载人航天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一。翟志刚说,“精神所在就是血脉所在,就是力量所在。”中华儿女血脉相连,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内地还是香港、澳门,都可以从这一精神中汲取养分,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迎风生长。而载人航天精神的形成,本身也离不开精诚团结、众志成城,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我们就能在守望相助中迸发更大的伟力。
就像叶光富谈到的,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中总是感到“安心”,因为在遥远的地面,有成千上万的航天人时刻牵挂着、守护着他们的安全;当他们遇到困难时,祖国总会第一时间跨越天宇送来温暖和力量。
“天宫”之下,大地是一张弯弯的曲面,我们都是这个“面”上的人。无论身处内地,还是香港、澳门,作为一个个原点,我们都能和“天宫”连成一条直线。
这一条条线,或许看不见、摸不着,但伴随着我们的目光所向、心之所向,却是真实存在的:背靠伟大祖国,心系亿万人民,便有了勇气和底气。
“中国的航天科技很厉害,我希望未来可以为国家研究火箭!”当镜头转向香港、澳门分会场,许多同学已经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
中国航天从未忘记港澳青年的航天梦想。刚刚过去的一年里,航天专家访问香港,引发了广大青年的强烈反响。今天,北京、香港、澳门三地年轻人的心,更因为共同仰望星空而贴得更近。
在中国航天科学家访港活动中,就有学生发问:“香港同学怎样才能投身国家航天事业?”这次“天宫对话”中,也有同学现场提问:“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条件,才能从成千上万人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飞天梦?”
叶光富对此回答说:“面对激烈的竞争,年轻人要静得下心、沉得下气,先磨练自己的本领,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自己梦想的方向前进。”
港澳青年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浓厚兴趣,也说明他们一直在认真思考,如何将自己人生的规划嵌入国家发展的坐标。
探索浩瀚星河的征程上,香港和澳门分享着祖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荣光,也以自身力量为国家航天事业增添熠熠星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上,国家也早已敞开怀抱,为广大香港、澳门青年提供成长、成才、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没有什么比共同的梦想更能汇聚人心,没有什么比真诚的对话更能增进感情。这场“天宫对话”,不仅仅是关于知识和梦想的问答,也是责任和使命的召唤:一起为了中国。
“我希望引导更多的青少年抬起头仰望星空,心里种下一颗颗热爱科学、追寻梦想、探索未知的种子。”作为第一位太空授课的中国“女教师”,王亚平感觉很幸福。
过去的一年,有6000余万中小学生收看了中国“天宫课堂”直播;讲述中国航天员杨利伟真实故事的课文《太空一日》冲上网络热搜,得到网友广泛关注;表现中国早期航天人筚路蓝缕征程的国庆档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之《诗》,同样引发广大影迷热捧
正如由中西部地区11个省市自治区的孩子们亲手绘制的22幅太空画作品所显示的,这些美好的航天梦想和名叫“未来”的种子,已经在祖国花朵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人们比喻一件事很难,常说“比登天还难”。但作为一名航天员,叶光富的切身感受是,“登天”这件事比大家说的还难。航天员在通往飞天的道路上,都经历了严格的选拔、艰苦的训练,很多人一等就是几年、十几年、甚至可能是一辈子。
幼苗在春风中破土而出之前,一定要经历一个漫长寒冬的蓄势和积累。对所有想要做出一番成就、实现梦想的年轻人而言,最需要做的就是日复一日的坚持,付出比他人更多的汗水。
王亚平说,“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梦想连着梦想,开拓者在传承者心中种下希望,这便是王亚平许下的太空愿望。
2022,一场“新年第一问”连接起遥远星河和华夏热土,定格在我们关于新年的记忆中,日后也将长久回望,因为我们记得,在那一刻,我们仰望星空,许下诺言,诉说热爱,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