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发难题有新招:振东制药达霏欣推出“内服外治”方案,助力毛囊新生
发布时间:2025/07/24
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加剧、作息不规律及环境因素影响,脱发、白发问题呈现年轻化趋势,成为困扰现代人的普遍健康难题。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传统单一治疗手段逐渐显露出局限性。近日,专注毛发健康领域22年的达...
-
“大健康”中医药技术壁垒下,振东制药靠“一问一答”成功破局
发布时间:2025/06/26
6月17日,中国药理学会党委书记杜冠华率专家团队赴振东制药开展专项技术对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此次会议聚焦中药现代化研发重难点,诚邀全国中医药专家共同讨论“大健康”新时代背景下传统药...
-
振东出题,专家解题:“大健康”背景 下,振东制药率先“破冰”!
发布时间:2025/06/25
6月17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正式落地山西。该项目由中国科协主导,振东制药协办,研发总裁游蓉丽主持。旨在通过嫁接全国学会的学术资源助力山西地区药企实现技术升级,推动当地中医药企业集群全面...
-
振东集团资助范围辐射全国,形成”爱出者爱返”的闭环
发布时间:2025/06/11
在商业与公益的天平上,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选择了后者——即便负债也要坚持的”变态慈善”。这家从太行山走出的民营企业,用32年时间构建起一套独特的公益生态系统,累计捐赠超10亿元,将”与民同...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习习春风润江淮・滁州篇:改革再出发 发展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0/04/29 新闻 浏览次数:660
“小岗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看了让人感慨万千。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小岗村,对干部群众提出殷切期望。
四年来,滁州市各级干部群众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奋力践行嘱托,弘扬“小岗精神”和沈浩精神,牢牢把握“三个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抓小岗促全市”,在农村改革、综合医改、“放管服”改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创新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探索出多项“滁州经验”,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一个现代化美好新滁州正崛起于皖东大地。2019年,滁州市完成冲刺经济总量全省第三的目标,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弘扬“小岗精神”
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者
滁州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四年来,滁州市全面深化改革不停步,在许多关键领域做出有益尝试。该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任务,颁发了全省第一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率先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颁发了全省第一本股权证书;率先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资产股权抵押贷款,发放了全省第一笔“农权贷”。
全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工作现场会在天长市召开,滁州整市域获批国家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小岗喜领全国首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村集体连续三年为村民分红,人均累计1450元,实现了从“户户包田有地”到“人人持股分红”。“大包干”带头人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全国家庭农场创新发展会议、国有林场改革座谈会、供销总社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会等在滁州召开。
以建立“医联体”为抓手,医疗卫生改革创出新样板。天长市构建符合农村实际的分级诊疗模式,建立县域医共体,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为全国创造经验;定远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作为五种模式之一向全国推广。“学天长、全覆盖、再创新”深入推进,城乡居民“三保合一”新系统在全省率先上线,医保异地结算更加便捷。
以“最多跑一次”为目标,“放管服”改革改出新活力。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一网通办”事项占比99.98%,居全省第一;平均承诺办理时限2.67天,居全省第三;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99.98%;“减证便民”共办理审批服务事项140.68万件,其中即办件125.96万件,占比89.5%。
对接大江北
争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排头兵
压路机、推土机来回穿梭,钻孔机一刻不停地作业,钢筋笼加工区火花四溅。在滁宁城际铁路二期建设工地现场,是一片繁忙的施工场景。作为推进滁州与南京同城化、深度融入长三角、协同江北新区发展的“一号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滁宁城际铁路二期项目去年底开工建设,今年2月14日克服疫情影响顺利复工,2022年底将与滁宁铁路一期工程同步开通,届时,滁州与南京将真正实现同城一体化发展。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滁州抢抓机遇,深度参与,借梯登高,借船出海。该市坚持“双圈互动、左右逢源”,以中新合作苏滁高新区和滁州高教科创城、经开区原创科技城、来安汊河新城“一园三城”为主体,加快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该市全面对接南京江北新区,规划建设“大江北”协同发展区,正加快建设顶山-汊河、浦口-南谯两个跨界示范区。
滁州经开区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核中跃居全国第59位、全省前列,中新合作苏滁高新区吸引大批外资和高科技项目入驻,滁州高新区积极申报国家级高新区。
该市加快建设基础设施,编织立体交通网,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在建里程均居全省第一,国省干线建设规模、在建里程均居全省前列。滁州机场选址基本确定。西门子、康佳、惠科、星恒、创维、利维能、隆基、达亮、雀巢银鹭、嘉吉、盼盼等知名加工制造业企业,以及华为、中关村、阿里巴巴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纷纷落户。此外,滁宁两地实现公交无缝对接、刷卡互联;南京的知名医院、学校纷纷在滁州设立分院、分校,或者开展业务合作,让滁州百姓享受到南京的医疗、教育资源。
下好创新先手棋
勇做高质量发展的探路者
走上滁州惠科约五层楼高的厂房参观通道,探访国内单体最大液晶面板的厂房,颇让人震撼。总面积约63万平方米的主体厂房里,工人或是在生产线上忙碌,或是坐在电脑前操控,秩序井然。滁州惠科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项目总投资240亿元,去年4月投产。全面达产后年投片量将突破150万片,惠科TV液晶面板出货量将跻身全球前六,稳居国内第三。
滁州市全力下好创新先手棋,着力培育新动能,助力高质量发展。该市争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召开创新发展大会,出台“1+4+N”政策体系,在全市开展企业创新培育、科技项目推进、科技人才招引、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等科技创新“四大工程”,实施院士助滁、千人计划专家招引、博士引进等人才招引“三大行动”,出台系列配套措施和奖励政策,设立引导投资基金。
同时,搭建创新平台,着力打造以滁州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苏滁现代产业园创建省高新区、凤阳小岗村创建国家农业高新示范区、滁州市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主要内容的“三区一城”创新主平台。与清华、中科院等78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中关村协同创新中心、海淀留创园、西交大国家大学科技园滁州分园、中轻联食品研究院、长春光机所滁州装备研究院、中国家电研究院安徽分院、苏大天宫科技园等科创平台成功落户。
滁州市注重培育创新主体,积极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目前,滁州市已形成了智能家电、先进装备、农副产品深加工、新型化工、硅基材料、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支柱产业,滁州经开区智能家电产业被列为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2019年,该市战新产业产值占比达33.3%,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420家。
本版策划:记者部 本版撰稿:本报记者 罗宝 本版图片由滁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上一篇: 交叉办案监督,破解执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