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发难题有新招:振东制药达霏欣推出“内服外治”方案,助力毛囊新生
发布时间:2025/07/24
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加剧、作息不规律及环境因素影响,脱发、白发问题呈现年轻化趋势,成为困扰现代人的普遍健康难题。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传统单一治疗手段逐渐显露出局限性。近日,专注毛发健康领域22年的达...
-
“大健康”中医药技术壁垒下,振东制药靠“一问一答”成功破局
发布时间:2025/06/26
6月17日,中国药理学会党委书记杜冠华率专家团队赴振东制药开展专项技术对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此次会议聚焦中药现代化研发重难点,诚邀全国中医药专家共同讨论“大健康”新时代背景下传统药...
-
振东出题,专家解题:“大健康”背景 下,振东制药率先“破冰”!
发布时间:2025/06/25
6月17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正式落地山西。该项目由中国科协主导,振东制药协办,研发总裁游蓉丽主持。旨在通过嫁接全国学会的学术资源助力山西地区药企实现技术升级,推动当地中医药企业集群全面...
-
振东集团资助范围辐射全国,形成”爱出者爱返”的闭环
发布时间:2025/06/11
在商业与公益的天平上,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选择了后者——即便负债也要坚持的”变态慈善”。这家从太行山走出的民营企业,用32年时间构建起一套独特的公益生态系统,累计捐赠超10亿元,将”与民同...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我驻德大使接受德国媒体专访 驳斥针对中方隐瞒疫情的无端指责
发布时间:2020/05/09 新闻 浏览次数:615
我驻德大使接受德国媒体专访
驳斥针对中方隐瞒疫情的无端指责
德国著名媒体《明镜》周刊5月9日以“威胁并非我们的风格”为题刊登了对我国驻德大使吴恳的专访。吴恳大使在采访中驳斥了关于中方向公众隐瞒疫情的无端指责,并称美方意图借阴谋论转移大众对美国政府应对失灵的关注。
吴恳大使表示,中国是第一个同这种未知病毒交锋的国家。中国早期应对快速、透明,从官方开始调查到武汉封城不到四周时间。判断一种新的疾病是否人传人,需要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和严格的科学论证。得出严谨的科学结论需要时间,不能拿今天的结论去苛求当时的科研人员。在得出确凿的人传人结论后,中国政府立即采取了坚决有力的防控举措。根据《科学》杂志研究报告预估,中国采取的严厉措施使中国减少了超过70万的感染者。
针对国际上指责中国对全球疫情负有责任以及“新冠病毒源于武汉实验室”的阴谋论,吴恳大使驳斥到,新冠病毒源于哪里科学界尚无定论。病毒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它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出现。中国与其他国家一样也是新冠病毒的受害者。中国通过其快速的应对措施,为世界其他国家应对疫情赢得了至少六周的准备时间。
吴恳大使说,一些美国政客编造关于中国的“阴谋论”,叫嚣向中国追责。他们关心的并不是国际法,而是企图通过推诿责任,转移公众对其贻误疫情和应对不力等问题的视线。中方对此行径坚决反对。
对于调查病毒起源的问题,吴大使表示,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一直与世界卫生组织密切合作,并将继续以公开、透明和负责任的方式支持世卫组织的工作,对国际调查持开放和坦诚态度,支持科学家之间进行交流。中美科学家目前正在共同开展研究项目以追溯病毒起源。“我们反对的是,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企图将中国放在被告席上,然后再进行所谓的国际调查寻找证据。探明病毒的来源很重要,但是这项工作应由科学家完成,而不是被政客工具化和政治化。”吴大使说到。
吴大使补充到,在疫情应对方面,中方关注的不是领导力,而是责任。相对而言,拥有更多资源和能力的大国应该承担更多责任并作出更大贡献。中国疫情防控和国际合作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担当。为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健康和安全,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疫情是全人类的公敌,国际社会当务之急是围绕抗疫、疫苗研发加强合作,提供国际公共产品,而不是进行政治角力和地缘竞争,将某些国家、全球化和多边主义作为替罪羊。我们处于非常特殊的时期,在抗击疫情的同时决不能再鼓噪、煽动一场国与国、人与人的政治、外交冲突,这是不具建设性的。
自疫情发生以来,中德围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开展了密切交流。中德政府及各界人士先后向对方进行援助。德国政府曾两次向中方捐助物资;中国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已向德方捐赠大量防疫物资;许多中国企业向德各界捐赠了数百万只口罩等物资;中方为德方在华官方采购提供便利,“空中桥梁”平均每日从中国运输25吨物资到德国。两国医疗界专家通过视频进行多次学术交流,德国专家随世卫组织专家组来华考察。吴恳大使建议将共同抗击疫情作为两国加强交流合作,加深民众了解和理解的一个契机。(总台记者 余鹏)
下一篇: “慢火车”生动诠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