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琴、兰山区人大代表全传晓建议:完善商业信用体系建设 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利益
发布时间:2025/03/06
2025年3月6日,金融时报社刊载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琴、兰山区人大代表全传晓关于“完善商业信用体系建设 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利益”的署名文章。人大代表围绕构建商业信用展开,分析其在实体经济中的作用、存在问题,探讨...
-
@全体毕业生,这4万份打包胶带为你送上毕业祝福!
发布时间:2024/06/28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份打...
-
贵阳市云岩区溯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合体”成立
发布时间:2024/06/11
2024 年 6 月 7 日,贵阳市云岩区溯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合体”成立大会盛大举行。此次大会参会人员包括阎毅、杨健铭、丁鲁黔等在内的 30 余位各界人士。 身为金牌调解员的阎毅,凭借其丰富的调...
-
新起点,新力量:贵阳市云岩区诉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挂牌成立
发布时间:2024/05/31
5月27日,贵阳市云岩区诉源纠纷调解服务所(下简称诉源纠纷调解所)正式挂牌成立。 诉源纠纷调解所,系在贵阳市云岩区法学会一届二次会长会议审核通过,经贵阳市云岩区法学会批准设立的一家民办非企业性质的调解...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中国首部激光雷达导弹专家陈定昌院的科技强国梦
发布时间:2020/09/15 财经 浏览次数:514
9月7日,我国武器系统总体、防空反导及制导雷达技术专家,曾研制了中国首部激光雷达的导弹专家陈定昌院士走了。
总站在时代前沿具有超前思维的陈定昌,用一生推动着我国空天防御体系能力建设,为信息化条件下新质杀手锏装备研制,形成制衡强敌的战略威慑能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掀开了我国空天防御力量建设的新篇章。
回顾几十年的航天生涯,他说自己并不是思维超前,而是在考虑问题时喜欢从全局出发,从国家整体利益考虑。“我一生的最大追求,就是在实现中国梦上多做一些工作。”
“让国人不再受欺负”
从少年时代起,遭受国破家亡之痛的陈定昌就立志报国,下定决心“长大了一定要投身国防,为国家研制精良武器,让中国人不再受欺负”。
1955年夏天,陈定昌即将完成高中学业。老师看到他的写作之长,建议他报考中文专业,将来可以从事写作,当作家、当记者……可真到了眼前,他犹豫了。自己的祖国贫穷、落后,科技生产力低下。他深爱的这片土地,曾经被外夷欺辱、掠夺。寒窗数年知回报,此刻,“科技强国”成为陈定昌的心愿和夙求,他放弃了自己的文学梦想,毅然选择了理科。
1957年,陈定昌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北京留苏预备部,随后,因苏联单方面取消留苏名额,500余名学员直接进入国内大学,其中300余人进入清华大学,200余人进入北京大学。按照报考志愿,陈定昌进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
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后,陈定昌被分配至国防部五院二分院工作。从此陈定昌与航天结缘,开始了逐梦航天的传奇人生。
以创新为利刃披荆斩棘
20世纪60年代初,激光技术开始出现。钱学森提出:激光能不能做一个信号源,像无线电一样,也能做各种各样的探测和制导应用?这个“激光之问”最终交到了陈定昌手上。
经过数月的资料研究与调研,陈定昌拿出两份报告,肯定了激光确实是一个发展方向。钱学森听完报告后当场决定,“在航天里面,要把激光与无线电放在同等位置来发展。”于是,先期调研任务变成了预研项目。
因为激光雷达在国际上刚刚起步,事关重大,钱学森亲自主持这项工作。七机部、中国科学院等3家单位联合攻关,20多岁的陈定昌被任命为项目组长。为了项目能够早日实验,陈定昌一天跑五六家单位,就好像有使不完的劲。这项工作使陈定昌深深感到:科学就是要创新,要不畏艰难,才能有所作为。
在当时条件下,尽管研制工作困难重重,“激光雷达项目”仍然取得了可喜成绩。该项目建成了世界上第一部激光雷达样机,用详实准确的实验数据,突破了“四个科学原理”的限制,发展了中国第一部全反射式激光雷达,比美国林肯实验室领先多年。
激光雷达项目,只是陈定昌前瞻性眼光和创新胆识的初步显露。1996年他担任首席科学家后,牵头深化了领域发展战略研究,提出新的目标。他一方面深入一线,带领团队运用航天系统工程的办法,理出目标,梳理关键技术,通过试验不断缩短与目标的差距;一方面竭力争取各方的支持,甚至签下“军令状”。有关领导对于他的科学设想,以及他和团队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攻关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技术上是可行的,很重要”。
陈定昌认为,创新集中在关键技术、途径、方法的创新上,要瞄准十年二十年,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要有前瞻性,紧抓关键技术的攻关、集成,才会形成更加精良的设备。这种指导思想直接维持了技术优势,推动了专业的发展,让他所从事的空天防御事业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无私无我的战略科学家
“20年前走得不对,20年后就没有结果。”陈定昌曾说。
陈定昌的前瞻性思想是出了名的。1984年,他出任二院二部主任,全面规划和未雨绸缪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在二院研制第二代防空导弹的同时,以陈定昌为代表的一些专家开始前瞻性地提出第三代防空导弹的设想。第三代防空导弹系统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后第三个具有自主研制同一水平装备能力的国家,标志着我国导弹研制、试验能力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