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琴、兰山区人大代表全传晓建议:完善商业信用体系建设 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利益
发布时间:2025/03/06
2025年3月6日,金融时报社刊载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琴、兰山区人大代表全传晓关于“完善商业信用体系建设 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利益”的署名文章。人大代表围绕构建商业信用展开,分析其在实体经济中的作用、存在问题,探讨...
-
@全体毕业生,这4万份打包胶带为你送上毕业祝福!
发布时间:2024/06/28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份打...
-
贵阳市云岩区溯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合体”成立
发布时间:2024/06/11
2024 年 6 月 7 日,贵阳市云岩区溯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合体”成立大会盛大举行。此次大会参会人员包括阎毅、杨健铭、丁鲁黔等在内的 30 余位各界人士。 身为金牌调解员的阎毅,凭借其丰富的调...
-
新起点,新力量:贵阳市云岩区诉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挂牌成立
发布时间:2024/05/31
5月27日,贵阳市云岩区诉源纠纷调解服务所(下简称诉源纠纷调解所)正式挂牌成立。 诉源纠纷调解所,系在贵阳市云岩区法学会一届二次会长会议审核通过,经贵阳市云岩区法学会批准设立的一家民办非企业性质的调解...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打好垃圾分类持久战
发布时间:2021/03/20 财经 浏览次数:439
近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公布了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村)名单,截至目前,北京全市已有366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村)。
作为城市管理的基础单元,社区也是生活垃圾的主要产生地。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做好却并不容易。记者随机走访了部分小区,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和建设,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度维持了较高水平,实际参与度明显提升,但问题依然存在。
“小机关”关乎大民生
桶站设置是做好垃圾分类的基础。在走访中记者看到,绝大部分小区的桶站建设已经走向了规范化,拉手开盖、脚踏板、破袋神器、遮雨棚、除臭装置等一些不起眼的“小机关”基本成为标配,让“脏乱差”成为过去。
“物业给各家各户都发放了小绿桶,专门用来装厨余垃圾,还张贴了物品投放指南,现在连小孙子都知道垃圾要分类。”家住在北京丰台区玺萌公馆小区的居民吕阿姨热情地向记者介绍。
在该小区东北角,外形亮丽的分类驿站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记者刚走进驿站,智能语音宣传杆便开始播放垃圾分类小知识:“垃圾分类人人动手,厨余垃圾请投入绿色桶……”与常见的四色垃圾桶不同,这里的分类驿站还针对床垫、旧桌椅、门窗等专门设立了大件低值回收区。为了防止滋生蚊虫,垃圾桶上方的顶棚边上,还安装了一排驱蚊灯。
“我们在每个分类驿站安装了带有小厨宝的洗手池和消杀装置,水温保持在43摄氏度左右,居民扔完垃圾嫌脏,现场就能洗手消毒。”分类驿站运营方北京昊天昊城市环境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一分公司总经理王建民告诉记者,普通的垃圾投放点环境差、有异味,居民唯恐避之不及,分类驿站缓解了这些问题,改善了大家扔垃圾的体验。目前,该公司已经在北京地区的70余个小区投放了这样的分类驿站。
作为优化垃圾分类体系的重要载体,生活垃圾分类驿站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从细微处着手,促进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据了解,截至今年1月,北京市已建成分类驿站1324座,并计划在今年继续新建和改造提升600座分类驿站,针对全品类垃圾实现全时投放,对于有价值的可回收物,应分尽分、应收尽收。
厨余垃圾成“老大难”
厨余垃圾是生活垃圾中占比最高的垃圾类型。由于含水率高、热值较低,不宜采用焚烧和填埋的方法,绝大部分城市将厨余垃圾单独归为一类。为避免混收混运,北京、南京、顺德、哈尔滨等多地均建立了专门的厨余垃圾收运体系。
在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明日嘉园小区,记者观察到,装有脚踏板的厨余垃圾桶明显比纯手提的更受欢迎。为了减少与桶盖接触,不少居民选择省略破袋环节,趁着掀盖的瞬间迅速将整袋垃圾丢进去。路过的居民解释:“厨余垃圾的汤汤水水多,破袋的时候容易溅洒,加上厨余垃圾桶本身就气味难闻,所以大家难免偷懒。”在小区10号楼拐角处,由于投放不便,一包剩饭直接放在了厨余垃圾桶的盖上,一些剩菜叶子则扔进了标有“可回收物”的垃圾桶中,桶的周边几个黑色塑料袋包裹的大件垃圾很是显眼。
记者走访中发现,这样的场景其实并不少见。究其原因,无外乎是没有专门的提手,每次都得垫着纸开盖;就近的垃圾桶满了,只能随便扔一个;“拾荒大军”翻拣后把垃圾留在了桶外;夏天蚊虫多、异味重,冬天易结冰……说起来,这些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却削弱了居民垃圾分类的意愿。
据《2020年城市社区居民生活废弃物管理信心指数与意识行为研究报告》,有三成多的居民不进行垃圾分类处理是受“群羊心理”和“鸵鸟心理”影响,个人意识提升、社区设施监管、个人知识技能连续三年成为影响居民实现垃圾分类的必要因素。
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副会长刘晶昊表示,垃圾分类要从源头做起,但是对于普通居民而言,要将形形色色的生活垃圾精准地投进垃圾箱确实存在一定难度。其次,由于不同地区对垃圾的回收技术、水平存在差异,对同一种垃圾的归类也有差别,客观上提高了老百姓参与分类的门槛。
垃圾桶也有“读心术”
依靠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科技在破解垃圾分类的难题上显现出了大作为。 在北京东城区新怡家园社区,记者看到每栋楼附近都设置了垃圾分类桶站,每个站点除了四色分类垃圾桶,还配备了智能垃圾箱。智能垃圾箱底部装有称重装置,可以根据居民投放的频率和数量进行积分,能兑换相应的礼品。“丢垃圾还能赚积分,我和老伴每天来智能垃圾箱‘签到’。”居民张阿姨熟练地打开微信扫码积分,该小程序中有预约回收、积分商城、查询覆盖范围等多种功能。“自从有了智能垃圾箱,居民们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明显更高了。”附近的督导员说。 用科技的力量解决垃圾分类这件小事,绝不是“杀鸡用牛刀”。在北京海淀区,超过2万个垃圾桶和100余辆运输车都拥有了“读心术”。装有芯片的智能垃圾桶拥有自动溢满报警功能,可以及时将垃圾数据传入调度平台,通知附近车辆收运,彻底把过去“空车找垃圾”的收运模式转变为“垃圾找空车”。这样一来,不仅高效解决了满冒问题,而且节约了值守的人力成本,对于形成垃圾分类的长效机制起到重要作用。
刘晶昊表示,智能化设备的引入让垃圾分类成为一件时尚的事情,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参与热情,可以为城市管理部门提供精准的工作指导,也为其研究和分析生活垃圾问题提供了依据。但是,相较于普通垃圾桶,智能垃圾桶成本较高,建议不同地区依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合理安排,垃圾分类也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求实效得看“真功夫”
在实地走访中,记者明显感到,不同小区在垃圾分类上下的功夫有粗有细。一些地理位置好、物业服务佳的小区,特别是有创建垃圾分类样板小区“指标”的街道,在宣传物料、引导员、智能垃圾箱、分类回收箱等方面均投入了大量成本;而一些人员流动性大、楼龄较老的旧小区,分类桶站的设置逐渐沦为“样子货”,绝大部分分类工作由屈指可数的保洁人员“代劳”。在北京南四环的彩虹城小区,一名保洁阿姨连连叫苦,“住户多,我们每个人要负责好几栋楼的清洁,根本顾不过来”。
在某示范小区的走访中,记者也听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说起社区的垃圾分类服务,从事家政工作的张大姐连连称赞:“二次分拣员是‘社区美容师’,厨余垃圾分拣得非常彻底,真不错!”另一位阿姨则持保留态度,“我坚决支持垃圾分类,因为我们要考虑子孙后代,不能光想这辈子的事。但是小区一共七八栋楼,安排了近20个引导员,人力成本确实有点高。分类回收箱也只用了半年左右,疫情后就停用了,是不是太浪费了?”
如何让垃圾分类这件关乎人居环境改善的“关键小事”,既办得漂亮,还赢得人心,着实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刘晶昊表示,归根结底考验的是城市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各地标准是否一致、桶站布局是否合理、收集外运是否及时、分拣回收是否高效、投入产出是否对等,每一个细节都影响着垃圾分类的最终效果。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垃圾分类既要算生态账,也要算经济账。只有拿出“真功夫”,甚至是不厌其烦的“绣花功夫”,才能打赢这场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持久战。(经济日报记者 康琼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