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发难题有新招:振东制药达霏欣推出“内服外治”方案,助力毛囊新生
发布时间:2025/07/24
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加剧、作息不规律及环境因素影响,脱发、白发问题呈现年轻化趋势,成为困扰现代人的普遍健康难题。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传统单一治疗手段逐渐显露出局限性。近日,专注毛发健康领域22年的达...
-
“大健康”中医药技术壁垒下,振东制药靠“一问一答”成功破局
发布时间:2025/06/26
6月17日,中国药理学会党委书记杜冠华率专家团队赴振东制药开展专项技术对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此次会议聚焦中药现代化研发重难点,诚邀全国中医药专家共同讨论“大健康”新时代背景下传统药...
-
振东出题,专家解题:“大健康”背景 下,振东制药率先“破冰”!
发布时间:2025/06/25
6月17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正式落地山西。该项目由中国科协主导,振东制药协办,研发总裁游蓉丽主持。旨在通过嫁接全国学会的学术资源助力山西地区药企实现技术升级,推动当地中医药企业集群全面...
-
振东集团资助范围辐射全国,形成”爱出者爱返”的闭环
发布时间:2025/06/11
在商业与公益的天平上,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选择了后者——即便负债也要坚持的”变态慈善”。这家从太行山走出的民营企业,用32年时间构建起一套独特的公益生态系统,累计捐赠超10亿元,将”与民同...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贵州茶产业发展后来居上
发布时间:2021/04/19 财经 浏览次数:466
优化布局,形成黔东北、黔西北、黔东南、黔中、黔西南五大产业带
提高加工水平,建成初制加工生产线3443条、精制生产线320条
推进产品研发,形成以绿茶为主体,红茶、黑茶加快发展格局
多年来,贵州省持续发展壮大茶产业,全省茶园总面积达到700万亩,从2007年的全国排名第十一位跃居全国第一位。今年第一季度,贵州省春茶产量2.8万吨,同比增长24%,产值160亿元,同比增长43%,实现“开门红”。
2007年以来,贵州省把茶产业定位为全省的绿色生态产业、特色优势产业、脱贫攻坚主导产业、乡村振兴重点产业,先后出台多项文件支持茶产业发展。今年2月1日,《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条例》正式实施。
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提出了全省茶产业发展“守正创新、正本清源、确立地位”的总体思路。聚焦茶树种苗、绿色防控、茶叶专用肥等促进茶园提质增效,聚焦技术培训、电商培训、茶产品出口及退税、“三北”市场推介等专题,逐项研究促进产业稳步发展。
截至2020年底,贵州省共有国家级重点龙头茶企业10家、省级龙头茶企业260家、市县级龙头企业384家、茶叶企业及合作社5746家。全年茶叶总产量43.6万吨、总产值503.8亿元。湄潭县成为2020年中国茶业百强县第一名,凤冈、石阡、都匀等进入中国茶业百强县。
干净茶、生态茶、健康茶、安全茶,这是贵州茶的底气。近年来,贵州打出了强力推动全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
一是推进高效优质茶园建设。通过优化茶园布局,推进茶园优势区域集中,形成黔东北、黔西北、黔东南、黔中、黔西南五大产业带。支持茶企业、合作社流转农户的茶园进行集中管理,提高茶园经营规模化水平。提高茶树的良种应用,全省茶园种植茶树品种无性系比重达9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个百分点。
二是提高初精深加工生产水平。以招商引资和本土培育相结合,按照茶叶初制就近加工,精制拼配标准化加工,布局茶叶初精加工企业。全省组建了贵茶、遵茶、都匀毛尖等21个茶产业集团(联盟),建成初制加工生产线3443条、精制生产线320条、深加工生产线18条。加快推进茶产品研发,形成以绿茶为主体,红茶、黑茶加快发展,春茶、夏茶、秋茶并重的产品格局。
三是狠抓质量安全。坚持以标准引领全产业链发展,制定标准16项,修订标准21项,形成贵州茶产业标准体系。重点打造“贵州绿茶”省级公用品牌和“三绿一红”区域公用品牌,加大品牌授权使用力度。坚持“生态为根、农艺为本、应急为辅”的绿色防控理念,坚守贵州茶叶质量安全。贵州茶园禁用农药种类在全国62种的基础上提高到128种,针对茶叶出口基地,提出了28种慎用农药名单。
一系列举措使贵州茶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贵州绿茶”“都匀毛尖”“凤冈锌硒茶”“朵贝茶”4种贵州茶产品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
2017年,贵茶集团斥资6亿元在铜仁市江口县凯德工业园建成占地340亩的贵茶产业园。2020年,集团实现抹茶产值3.6亿元,已成为贵州抹茶龙头企业。
贵州省各地将茶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力抓手。全省涉茶人数340.3万人,涉茶农户年人均收入12351.1元,带动每位农户增收2937.63元。
把产量做成产值,把产值做成效益。茶产业作为贵州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已成为340多万茶农致富的绿色产业。 (记者 王新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