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发难题有新招:振东制药达霏欣推出“内服外治”方案,助力毛囊新生
发布时间:2025/07/24
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加剧、作息不规律及环境因素影响,脱发、白发问题呈现年轻化趋势,成为困扰现代人的普遍健康难题。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传统单一治疗手段逐渐显露出局限性。近日,专注毛发健康领域22年的达...
-
“大健康”中医药技术壁垒下,振东制药靠“一问一答”成功破局
发布时间:2025/06/26
6月17日,中国药理学会党委书记杜冠华率专家团队赴振东制药开展专项技术对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此次会议聚焦中药现代化研发重难点,诚邀全国中医药专家共同讨论“大健康”新时代背景下传统药...
-
振东出题,专家解题:“大健康”背景 下,振东制药率先“破冰”!
发布时间:2025/06/25
6月17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正式落地山西。该项目由中国科协主导,振东制药协办,研发总裁游蓉丽主持。旨在通过嫁接全国学会的学术资源助力山西地区药企实现技术升级,推动当地中医药企业集群全面...
-
振东集团资助范围辐射全国,形成”爱出者爱返”的闭环
发布时间:2025/06/11
在商业与公益的天平上,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选择了后者——即便负债也要坚持的”变态慈善”。这家从太行山走出的民营企业,用32年时间构建起一套独特的公益生态系统,累计捐赠超10亿元,将”与民同...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挑起抢房大战?怂恿涨价?是谁在“作妖”?管!
发布时间:2021/04/26 财经 浏览次数:491
最近,部分重点城市房价出现异动,尤其是曝出的中介乱象,给稳房价、稳预期造成一定影响。
黑中介频繁“作妖”,奇葩事一件接一件——
有的中介靠卖人才购房资格,让购房者净赚百万;有的中介挑起抢房大战,让学区房一日提价多次;最搞笑的是,还有中介想薅购房者羊毛,一单吃了60万差价,却倒赔了120万。
南京:花2万取得购房资格后,再买房赚百万?
现如今,各地为吸引人才落户,给人才开出优先购房等安居优惠条件已经成了常规操作。但南京的房产中介却在“人才身份”上动起了歪脑筋。
在南京,由于新盘中签率低,人才身份可以优先买新房,中介就借着挂靠高新技术企业、代考资格证等方式,帮购房者伪造人才身份,优先购买新楼盘牟利。由于南京新房和周边二手房普遍存在“价格倒挂”,有媒体调查发现花2万办个“假身份”就能优先买房,再通过二手房买卖,净赚百万不是梦。
不过,这样的暗箱操作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注意。南京市人才安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在会同相关部门调查,一旦查实,必将严肃处理!
北京:中介“撮合”学区房涨价
最近,北京的学区房又升温了,抢房大战屡屡上演。比如,有购房者欲购买北京市西城区学区房,房屋报价起初为600万,但是经过中介“撮合”,房主两次提价最终报价660万,最终房产以650万成交。
针对中介炒作学区房行为,北京市住建委会同相关部门已进行过一次专项执法检查,6家涉嫌存在炒作学区房的门店全部暂停营业,实施整改。
上海:1.6万套二手房源“消失了”
去年底,上海出台二手房新规明确要求,自2020年12月15日起,房产中介在挂牌存量房前,必须取得代表身份的核验编号及二维码,真正做到明码售房;中介机构挂售虚假房源、房价的,将被暂停网签密钥。
新规实施后,市场效果逐渐显现。3月20日,链家官网在上海地区显示共有二手房1.6万套,但就在前一天,线上房源超过了3.8万套,这意味着一夜之间少了一半房源。
所以说,这上万套房源可能是虚假房源、未授权房源、信息不完整房源……链家把这样的房源统统下架,也看出中介机构对于违规房源信息发布有所收敛。
深圳:中介吃60万元差价,却赔了120万
今年2月,李先生通过深圳德佑房屋中介买了一套二手房。当时商定的房屋总价为1940万,并额外支付21.34万中介费。但事后,李先生却发现三方合同不一致,业主的交易底价实为1880万,其中业主给了中介60万差价。
3月14日,德佑(天津)房地产经纪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回应称,经纪人私自暗箱操作,违反佣金费率管理规定,高于佣金费率报价签约,要对客户履行120万的赔偿。偷鸡不成蚀把米,这样的黑中介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
专家呼吁:各地要加大二手房交易监管力度
如何规范以及监管房产中介行为?各地纷纷出手,尤其北京、厦门两地的政策很具代表性。
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就北京近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秩序整治工作的通知》分析称,该规定涉及了房产交易全过程,手段和工具都很充分。比如,涉及了中介违规线上宣传,线下门店违规宣传,甚至房产经纪人朋友圈的违规宣传都在规制范围之内,大大提高了中介的违规成本。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厦门市整治二手房市场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了10种中介炒房形式,包括房源垄断、代持炒房、经营贷炒房、规避税费、公证炒房、虚构交易、炒作学区、资格造假、赚取差价、培训炒房等行为,可以说几乎把市面上能碰到的中介违规手法都覆盖到了,能够起到有效规范中介行为的政策效果。
有一说一,二手房中介的乱象,也体现了当前购房需求升温的状态。看到这种苗头,各地有必要积极稳定预期,加大监管力度。像什么故意制造购房人紧张心态、违规买卖购房资格等行为,发现一起就要查处一起,让黑中介没有生存土壤,让房价回归真实水平。
来源/经济日报总编室(策划/胡文鹏 文案/李景 张苇杭 记者/亢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