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发难题有新招:振东制药达霏欣推出“内服外治”方案,助力毛囊新生
发布时间:2025/07/24
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加剧、作息不规律及环境因素影响,脱发、白发问题呈现年轻化趋势,成为困扰现代人的普遍健康难题。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传统单一治疗手段逐渐显露出局限性。近日,专注毛发健康领域22年的达...
-
“大健康”中医药技术壁垒下,振东制药靠“一问一答”成功破局
发布时间:2025/06/26
6月17日,中国药理学会党委书记杜冠华率专家团队赴振东制药开展专项技术对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此次会议聚焦中药现代化研发重难点,诚邀全国中医药专家共同讨论“大健康”新时代背景下传统药...
-
振东出题,专家解题:“大健康”背景 下,振东制药率先“破冰”!
发布时间:2025/06/25
6月17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正式落地山西。该项目由中国科协主导,振东制药协办,研发总裁游蓉丽主持。旨在通过嫁接全国学会的学术资源助力山西地区药企实现技术升级,推动当地中医药企业集群全面...
-
振东集团资助范围辐射全国,形成”爱出者爱返”的闭环
发布时间:2025/06/11
在商业与公益的天平上,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选择了后者——即便负债也要坚持的”变态慈善”。这家从太行山走出的民营企业,用32年时间构建起一套独特的公益生态系统,累计捐赠超10亿元,将”与民同...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王玲在科峰调研“智能剥虾机”,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
发布时间:2022/06/17 产业 浏览次数:125
一台历时三年研发的“智能剥虾机”的诞生让餐桌美味“小龙虾”成了科技转型的弄潮儿。
“小龙虾是湖北的优势产业、惠民产业,长期发展态势良好。要强化科技支撑、品牌创建和示范工厂建设,拓展销售渠道,加大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小龙虾加工能力和智能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效益”,6月14日,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玲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深入基层,赴黄冈调研小龙虾产业链发展情况时作此发言。
王玲先后到湖北科峰智能传动有限公司、湖北小龙虾产业控股集团康宏有限公司和湖北龙感湖小蓝虾科技有限公司,详细了解小龙虾虾种繁育、养殖、加工、销售、品牌创建等全产业链各环节,听取科峰传动公司董事长吴俊峰关于剥虾机的研发、推广和应用情况,并在康宏公司小龙虾加工车间现场查看剥虾机使用情况,询问企业的困难和需求。
王玲强调,要强化科技支撑,树立品牌意识,推动湖北省小龙虾产业创新求变,健康发展。
龙虾味美,虾壳难剥。长期以来,小龙虾剥虾尾主要依赖人工,成本高、效率低,且存在食品安全风险,这是一直困扰小龙虾加工企业的难题。
“市场需求就是科研方向。”科峰传动深耕智能制造行业多年,公司董事长吴俊峰敏锐地捕捉到商机。
2018年起,科峰传动成立由公司智能制造专家组成员孟弢领衔的“智能剥虾机”研发小组。经过3年科技攻关,从半自动化、半智能化的一代机、二代机、三代机,不断完善,终于成功研发出全智能化的四代机。
据了解,这款智能剥虾机,采用模块化设计、机械化打造,可根据工厂产能需求和厂房结构进行组合,自主开发的人工智能识别系统通过大数据汇算,能将虾的角度和位置发送给机器人,实现动态抓取和追踪放料,可远程操作、自动冲洗、自动消毒。截至目前,智能剥虾机已申报专利17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
“经过多轮生产测试和验证,“智能剥虾机”已实现定型量产,产品性能达到人工剥虾尾水平。目前,每小时可剥虾尾5万只,可剥成品虾球225公斤,单台设备每天工作20小时,相当于45个熟练工人的产出”,孟弢介绍,“这项技术还可以进一步应用在鱼、虾、蟹等水产品的深加工处理中”。
孟弢说,公司目前已接到200多台的订单,预计7月可实现量产。
下一篇: 腾讯未来中心项目正式落地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