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琴、兰山区人大代表全传晓建议:完善商业信用体系建设 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利益
发布时间:2025/03/06
2025年3月6日,金融时报社刊载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琴、兰山区人大代表全传晓关于“完善商业信用体系建设 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利益”的署名文章。人大代表围绕构建商业信用展开,分析其在实体经济中的作用、存在问题,探讨...
-
@全体毕业生,这4万份打包胶带为你送上毕业祝福!
发布时间:2024/06/28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份打...
-
贵阳市云岩区溯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合体”成立
发布时间:2024/06/11
2024 年 6 月 7 日,贵阳市云岩区溯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合体”成立大会盛大举行。此次大会参会人员包括阎毅、杨健铭、丁鲁黔等在内的 30 余位各界人士。 身为金牌调解员的阎毅,凭借其丰富的调...
-
新起点,新力量:贵阳市云岩区诉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挂牌成立
发布时间:2024/05/31
5月27日,贵阳市云岩区诉源纠纷调解服务所(下简称诉源纠纷调解所)正式挂牌成立。 诉源纠纷调解所,系在贵阳市云岩区法学会一届二次会长会议审核通过,经贵阳市云岩区法学会批准设立的一家民办非企业性质的调解...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重庆渝北:“双十万工程”探索破解丘陵山区乡村振兴难题
发布时间:2020/04/09 新闻 浏览次数:579
新华社重庆4月7日电
新华社记者周凯
↑这是3月31日拍摄的重庆市渝北区大盛镇成片的果园(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手持电动割草机、戴着护目镜,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63岁的贫困户魏庆禄在果园里熟练地除草。拿锄头干了几十年农活的他,没想到如今能操作现代化的农具,“我以前种水稻、玉米,仅够口粮,前年村里果园和合作社建起来了,我在这里务工每天有100元,还拿出土地和现金入股,今年就有分红了。”
走进青龙村,经统一风貌改造,一栋栋白墙青瓦、庭院整洁的巴渝民居古朴中透着乡愁。河岸两侧和山坡梯田上,一片片果园郁郁葱葱,果树下装有智能水肥滴灌系统。村支书黄志说:“3年前村里可不是这样,这些果园此前是高低不平的荒地荒山,多数村民外出务工,部分居民点道路狭窄、环境脏乱。”
↑这是3月31日拍摄的重庆市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渝北区是重庆主城区之一,南部为重庆市核心城区,北部为广阔的农村和山区。“馒头山、巴掌田”的西南丘陵地形,制约着渝北区农业农村发展——地无三尺平,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程度低,青壮年劳动力紧缺,土地撂荒突出……
作为重庆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渝北区近年来结合土地整治、农村“三社”融合以及“三变”改革,提出到2022年栽种10万亩经果林、10万亩生态林的“双十万工程”,着力提高农业现代化、农村景区化、农民职业化水平,探索丘陵山区乡村振兴路。
↑这是3月31日拍摄的重庆市渝北区大盛镇成片的果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得益于‘双十万工程’,我们村建起了近2000亩的高品质晚熟柑橘果园,今年试挂果,后年进入丰产期,预计每户村民增收上万元。村民和村集体以土地、现金入股成立合作社,购买了挖掘机、植保无人机等。同时,我们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发展民宿、采摘、垂钓等农旅融合产业,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黄志说。
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让农田地块小并大、陡变平,便于机械化耕种,因此渝北区大力开展土地宜机化整治。木耳镇金刚村74岁的村民尹兴明一家有8亩地,他指着村里一片片平田和梯田说:“我的土地原本在小山坡上,田坎窄,锄挖肩挑累死人不说,种地也赚不了几个钱。现在整治后土地平了、成片了,拖拉机都能开进去,全都种上了果苗,果苗下又套种蔬菜。我在果园务工,一天有100元,比以前轻松得多!”
↑这是3月31日拍摄的重庆市渝北区大盛镇成片的果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乡村振兴关键要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把村民组织起来,壮大集体经济!”金刚村村支书石元深有感触地说。他介绍,在“双十万工程”配套项目支持下,去年全村504户农户以2800多亩土地、137户农户以67.5万元和村集体以30万元入股成立生产互助股份合作社,承接土地整治工程,发展柑橘4000多亩,并建起了有机肥厂、苗圃场,当年村集体经济就收入137万元,其中50万元分红给村民。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渝北区以“双十万工程”推进国土绿化,提高生态“颜值”,发展乡村美学经济。木耳镇良桥村位于高山上,全村退耕还林地有4600多亩。村干部吴建全说:“今年我们将栽种1200亩雷竹林,3年后亩产竹笋约3000斤、产值1万多元,让山林增绿、群众增收。”
↑这是3月31日拍摄的重庆市渝北区统景镇江口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大湾镇金凤村曾因地处偏远、发展滞后,2300多名村民中住在村里的只有400多人。记者在该村看到,在整治后成片的梯田上,村民们正在抓紧栽种桃树。“在村里已有400多亩桃园的基础上,去年以来我们集中劳动力成立合作社,累计将3000多亩荒地整治出来成片种植,打造以桃为主题的田园综合体,吸引了100多名村民返乡发展。”村支书路良敏说。
截至今年3月底,渝北区完成土地宜机化整治3.5万多亩,栽种经果林2.6万多亩、生态林4.8万多亩。渝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渝北区以“双十万工程”为抓手发展规模化、机械化、组织化、景观化的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力争走出一条丘陵山区乡村振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