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发难题有新招:振东制药达霏欣推出“内服外治”方案,助力毛囊新生
发布时间:2025/07/24
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加剧、作息不规律及环境因素影响,脱发、白发问题呈现年轻化趋势,成为困扰现代人的普遍健康难题。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传统单一治疗手段逐渐显露出局限性。近日,专注毛发健康领域22年的达...
-
“大健康”中医药技术壁垒下,振东制药靠“一问一答”成功破局
发布时间:2025/06/26
6月17日,中国药理学会党委书记杜冠华率专家团队赴振东制药开展专项技术对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此次会议聚焦中药现代化研发重难点,诚邀全国中医药专家共同讨论“大健康”新时代背景下传统药...
-
振东出题,专家解题:“大健康”背景 下,振东制药率先“破冰”!
发布时间:2025/06/25
6月17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正式落地山西。该项目由中国科协主导,振东制药协办,研发总裁游蓉丽主持。旨在通过嫁接全国学会的学术资源助力山西地区药企实现技术升级,推动当地中医药企业集群全面...
-
振东集团资助范围辐射全国,形成”爱出者爱返”的闭环
发布时间:2025/06/11
在商业与公益的天平上,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选择了后者——即便负债也要坚持的”变态慈善”。这家从太行山走出的民营企业,用32年时间构建起一套独特的公益生态系统,累计捐赠超10亿元,将”与民同...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青年志愿者刘仙:“雨衣妹妹”不是一个人的称号,而是一群人的符号
发布时间:2020/04/11 新闻 浏览次数:702
(抗击新冠肺炎)青年志愿者刘仙:“雨衣妹妹”不是一个人的称号,而是一群人的符号
中新社成都4月10日电 题:青年志愿者刘仙:“雨衣妹妹”不是一个人的称号,而是一群人的符号
中新社记者 贺劭清
“那天我在办公室从白天一直坐到晚上12点,听到‘武汉解封’,看到车辆开始驶离,实在没有忍住(哭泣)。终于扛过来了,太不容易了。”“雨衣妹妹”刘仙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在武汉的每一天自己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人说‘雨衣妹妹’感动了全国,实际上是大家感动了我”。
|
2月2日,得知武汉医护人员难以吃上温热的饭菜后,“90后”餐饮从业者刘仙写下遗书,和团队从成都“逆行”前往武汉,在40多天的时间里为当地医护人员提供了超过两万份热气腾腾的免费盒饭。因为初到武汉时没有防护服,常穿一件雨衣“勇闯”各大医院,人们亲切地称刘仙为“雨衣妹妹”。
两百多斤猪肉、三百多斤大米、两大袋土豆以及在成都门店能找到的所有调料,是这位娇小四川女孩去武汉时的全部家当。“医护人员对盒饭要求一点都不高,他们总说有热乎的家常菜填饱肚子已经非常幸福了,但是我还是想大家尽量吃好,起码顿顿有肉。”
刘仙算了一笔账,自己每份盒饭有半斤猪肉,按照平均每天500份来算,差不多每天需要一头猪,自己费尽全力带去的物资仅够两三天。但在爱心协会、志愿者、媒体帮助下,自己的餐厅不仅没断过一天肉,还为医护人员募集、购买到近350万元人民币的物资,“奇迹是大家一起创下的”。
第一次为医护人员送餐时,就有医护人员提出送给刘仙防护服,但被刘仙婉拒。“当时物资特别紧缺,这些珍贵的物资应该用在更需要的地方。”刘仙回忆,白天自己忙着买菜、做饭、送餐,如同旋转的陀螺,没有时间想其它事,但深夜一个人的时候,还是会感到害怕。
当时武汉汇集了中国各地而来的志愿者,回忆志愿者们在武汉守望相助的点点滴滴,刘仙多次落泪,但言语中掩不住地自豪。刘仙回忆,有一次自己募集到十几吨物资,在志愿者的群里求助后,仅过了半个小时左右,便有三十多辆车在高速路口集结,将这些物资分别搬到小车,并送往不同医院。
后来因为去雷神山医院送餐,志愿者微信群的一位中南民族大学老师为刘仙团队送来了四套防护服。“这些防护服实在太珍贵了,每次穿都小心翼翼。”刘仙回忆,有一次自己的防护服挂破了一个小洞,她用胶带粘贴后,继续使用。
随着武汉各医院的厨房开始恢复正常运转,物资供应越来越充足,刘仙决定结束“逆行”使命。她将餐厅1000多斤猪肉分送100户孤寡老人后,离开了武汉。
陪伴多日的雨衣、民警赠送的帽子、满是缺口的菜刀、保洁阿姨的橡皮筋、队员自制的补鞋钩针、武汉市民捐赠的“千家衣”……这些看似寻常的物品无声诉说着队员们“逆行”武汉的日与夜,被刘仙放在成都餐厅的玻璃柜中珍藏。餐厅的大门外贴满了便利贴,这些是市民知道“雨衣妹妹”故事后,自发前来为“逆行者”加油打气写下的留言。
近日,联合国秘书长青年特使办公室在联合国网站推荐了全球10位年轻人参与抗“疫”的故事,其中包括中国“雨衣妹妹”。在刘仙看来,这是对中国青年志愿者的肯定,也是对中国抗“疫”成绩的肯定。“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姿态一同守望相助,需要有更多青年志愿者加入全球抗‘疫’的行列。”
“逆行”归来,刘仙发起成立了“雨衣公益”,目前已经有上万名爱心人士加入,成员遍布各地。“在西昌火灾发生当天,‘雨衣公益’沿用‘武汉经验’,用时不到三小时就为前线指挥部送去了水和面包。”在这位川妹子看来,越来越多的青年已经行动起来,“雨衣妹妹”不是一个人的称号,而是一群人的符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