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琴、兰山区人大代表全传晓建议:完善商业信用体系建设 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利益
发布时间:2025/03/06
2025年3月6日,金融时报社刊载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琴、兰山区人大代表全传晓关于“完善商业信用体系建设 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利益”的署名文章。人大代表围绕构建商业信用展开,分析其在实体经济中的作用、存在问题,探讨...
-
@全体毕业生,这4万份打包胶带为你送上毕业祝福!
发布时间:2024/06/28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份打...
-
贵阳市云岩区溯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合体”成立
发布时间:2024/06/11
2024 年 6 月 7 日,贵阳市云岩区溯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合体”成立大会盛大举行。此次大会参会人员包括阎毅、杨健铭、丁鲁黔等在内的 30 余位各界人士。 身为金牌调解员的阎毅,凭借其丰富的调...
-
新起点,新力量:贵阳市云岩区诉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挂牌成立
发布时间:2024/05/31
5月27日,贵阳市云岩区诉源纠纷调解服务所(下简称诉源纠纷调解所)正式挂牌成立。 诉源纠纷调解所,系在贵阳市云岩区法学会一届二次会长会议审核通过,经贵阳市云岩区法学会批准设立的一家民办非企业性质的调解...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80、90、00”后这群年轻人个个有担当
发布时间:2020/04/21 新闻 浏览次数:574
“80、90、00”后这群年轻人个个有担当
——聚焦绥芬河战“疫”中的青春“志愿红”
张艺开 韩婷澎 汪晓涛
“边城”成“前线”?绥芬河人未曾想到,自己的家乡能摊上这么大一件事儿。据黑龙江省卫健委统计,截至4月17日24时,累计报告绥芬河口岸输入确诊病例371例,现有绥芬河口岸报告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5例,现有疑似病例5例。随着境外输入风险的不断增加,在绥芬河,“志愿服务”作为大多数市民参与战“疫”的主要渠道,处处凝聚着这7万人口小城的战“疫”温度。
“绥芬河市的志愿者已经累计服务2500多人次。”团绥芬河市委书记刘兆国介绍,4月3日,团绥芬河市委向全市青年发出志愿者突击队召集令后,不到3小时,就有800多名志愿者报了名。
目前,绥芬河登记在册的志愿者有880人,这相当于每80位绥芬河市民中,就有1位志愿者。绥芬河方舱医院、人民医院、捐助物资仓库、体育馆隔离区、大大小小的卡口……这座不到7万人口的边境小城里,处处闪烁着青年志愿者们的亮红身影。
00后大学生志愿者张鸿博:上网课、做志愿两不误
看了一眼表,张鸿博停下了手中的活儿,匆匆跑到仓库休息室,在桌子上架起了手机。
原来,她的网课就要开始了。从早上八点半到下午三点半,她一直在和30多名志愿者一起,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援绥芬河的物资逐一开箱、分拣。“都忙忘了,差点就被点名了。”2000年出生的张鸿博青涩地笑了笑,“晚上回家,我再把笔记补上。”
张鸿博举着“绥芬河市青年志愿者突击队”的旗帜。
张鸿博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参加志愿服务了,作为一名大二学生,在二月初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后不久,她就报名参加了绥芬河退役军人事务局组建的志愿者服务队。作为退役军人事务局唯一的大学生,守门、查验、走访、宣传,她总是闲不下来。
4月初,随着境外输入病例的增加,绥芬河成为疫情“新战场”,她又一次穿上了“红马甲”成了绥芬河青年志愿者突击队的一员。“我们有2个微信群,现在已经都加满了。”张鸿博说,“没办法,大家都想上。”
从3月17日第一轮志愿服务结束到4月初,张鸿博真正的“寒假休息”只有半个月。两轮志愿服务下来,“特别能干”是大家对这个00后的普遍评价。
张鸿博正在绥芬河方舱医院的防护服更衣室内搬运椅子。
“最重的是抢救室的床,我们4个人才能把它从挂车上扛下来。”谈及那次搬运援助绥芬河方舱医院物资的经历,张鸿博兴致勃勃地介绍着,当天募集令一发出,20多分钟内就有30多个志愿者通过微信群报名,大家从早晨8点半搬到下午5点钟,大到手术床,小到紫外线消毒机,牡丹江援助的千余件物资,就这样被逐一分送到12个楼层。
“我经常长跑,体格儿好,不累也不怕!”张鸿博腼腆地笑道,“而且,口罩、手套、酒精、免洗洗手液……这些团市委都‘管够’,防护也‘到位’。”
不久前,张鸿博还加入了绥芬河志愿者团队创建的“尖刀连”,专攻志愿服务工作中的“急活儿、难活儿、重活儿”。“我是土生土长的绥芬河人,能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高兴还来不及呢!”张鸿博笑得很甜。
4月15日10点,张鸿博的“同事”——绥芬河市的青年志愿者刘晓亮(右)和赵世涛(左)打开一箱未写有寄件人的援助物资,惊喜地发现一张手绘画,上面写着“战胜疫情,黑龙江人是最棒的!”
90后“兼职”小夫妻:顶风冒雪3小时 全城收送医用护理垫
“当时很多一线检验人员为了节省防护服,需要‘尿不湿’减少上厕所的次数。”梅钟文说,为此,4月4日晚,团绥芬河市委通过微信群,2小时内就线上筹集了418片“尿不湿”。
“收到一个个捐赠者的位置后,我和老公立刻就开车挨个儿去取。”1998年出生的梅钟文和1994年出生的高雪山在一家保险公司上班,小两口白天线上办公,晚上的时候就做些力所能及的志愿工作。
在夜里工作,早已成了志愿者们的常态。
“那晚下了小雪,绥芬河坡又多,有时车滑,上不去。”高雪山回忆到,“我们下车迈着‘碎步’往上迎,捐物的大哥抱着箱子,小心翼翼地向下送,车灯打在他脸上,都被雪水浸湿了。”
从9点到12点,梅钟文和高雪山顶风冒雪将418片医用护理垫收齐、配送到物资组时,身体是疲惫的,心里却是快活的。“我们绥芬河从没遇过这么大的事儿,能帮上忙是我的荣幸。”梅钟文说。
晚上七点钟,梅钟文刚刚结束了一天的线上本职工作,又回到电脑前开始一晚的志愿者“兼职”。“今天我们收到了吉林老铁的物资,我要写个稿子。”梅钟文介绍到,目前自己是一位志愿“宣传员”,不仅要通过文字和视频记录下志愿工作的点点滴滴,也想科普防疫知识,为大家做些防控指导。“有全国人民的帮助,绥芬河一定能够战胜疫情!”夜里11点半,梅钟文在文章收尾处写到。
忙起来的志愿者们只能站着吃盒饭。
80后“尖刀连”突击车队队长:不让任务等我们一分钟
“不让任务等我们一分钟,这是我们的口号,也是我们的硬性要求。”说这话时,“尖刀连”志愿者突击车队队长李志强像军人般坚毅。
4月3日,召集令发出后的不到24个小时里,18台车、20个人组成的车队便自发成立了。他们每次2人,轮班“值守”市交通局,24小时不间断。“日常运送两人就能做,遇到紧急情况,他们还能立刻召集所有人。”李志强介绍。
“尖刀连”志愿者突击车队。
4月15日22点,吉林省支援的防疫物资运抵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当时,李志强和战友们已经在寒风中等了三个多小时。“六点接到通知,六点半我们就全员集合完毕了。”副队长陈羽介绍,“战时状态,大家都‘时刻准备着’,只能是我们等物资,不能是物资等我们。”
货物一到,早已排成两排红色长龙的队员们迅速开始物资“接力”。12万只口罩,20吨医用酒精,在20多双手的“齐心协力”下,迅速传递到仓库中。“头十分钟没啥感觉,之后其实也得‘硬’挺着。”李志强笑着介绍,“好在后来刘书记又紧急抽调了一批人来帮忙,我媳妇儿也过来帮忙了,她是替补队员。”
队员们排成两排“长龙”正在搬运物资。
当晚,志愿者们一直忙到零点之后。“没人喊苦喊累,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的职责。”李志强说。
目前,880名志愿者被分成了物资运输突击小队、小区管控突击小队、防控冲锋突击小队、线上医疗问诊突击小队以及心理健康咨询突击小队,大家根据条件、特长各司其职。
绥芬河方舱医院内志愿者们正准备布置国旗。
“在绥芬河市,红马甲们的‘路人缘’都很好。”刘兆国感慨。送水、送奶茶、送暖宝宝……“志愿红”在努力温暖这座小城,这座小城也在用心呵护“志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