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琴、兰山区人大代表全传晓建议:完善商业信用体系建设 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利益
发布时间:2025/03/06
2025年3月6日,金融时报社刊载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琴、兰山区人大代表全传晓关于“完善商业信用体系建设 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利益”的署名文章。人大代表围绕构建商业信用展开,分析其在实体经济中的作用、存在问题,探讨...
-
@全体毕业生,这4万份打包胶带为你送上毕业祝福!
发布时间:2024/06/28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份打...
-
贵阳市云岩区溯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合体”成立
发布时间:2024/06/11
2024 年 6 月 7 日,贵阳市云岩区溯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合体”成立大会盛大举行。此次大会参会人员包括阎毅、杨健铭、丁鲁黔等在内的 30 余位各界人士。 身为金牌调解员的阎毅,凭借其丰富的调...
-
新起点,新力量:贵阳市云岩区诉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挂牌成立
发布时间:2024/05/31
5月27日,贵阳市云岩区诉源纠纷调解服务所(下简称诉源纠纷调解所)正式挂牌成立。 诉源纠纷调解所,系在贵阳市云岩区法学会一届二次会长会议审核通过,经贵阳市云岩区法学会批准设立的一家民办非企业性质的调解...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读懂“六保”:兜住民生底线 不失时机推动改革
发布时间:2020/04/21 新闻 浏览次数:591
4月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这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六保”,再一次明确了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坚定决心。
如何深刻认识“六保”的内涵,如何推动“六保”切实落地?人民网财经专访多位权威专家,共同解读“六保”的内涵与路径。
凸显底线思维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
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在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要时刻,“六保”的提出有何重要考量?
“‘六保’是党中央基于疫情对经济冲击影响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提出的底线要求。”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在接受人民网财经专访时表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全球罕见,特殊时期,追求某种主观层面的增长已不是重点,而是在加大“六稳”力度基础上做好“六保”工作,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必须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切实增强紧迫感,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在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汤继强看来,这是党中央基于底线思维提出“六保”的重要前提。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兴波在接受人民网财经专访时表示,“六保”在这个阶段提出,反映出国内疫情由抗击阶段转入长期应对阶段,将以恢复国民经济、稳定国内局面作为重要战略目标调整。
“‘六保’除了应对疫情已经带来冲击,同时也是防患于未来,将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降到最小的重要手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综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赵福军表示,疫情虽然在我国已基本得到控制,但仍在全球流行和蔓延,短期内难以得到完全控制,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影响仍将继续,外部经济的不确定性仍在加大。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刘瑞明在接受人民网财经专访时表示,从国内防疫的经验看,国内防疫工作的阶段性成功,离不开稳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和基层政府以及社会组织的高效运转:
一方面,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是非常时期保证居民基本生活的前提;另一方面,要坚持基层政府和组织在疫情防控中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动员和组织优势,继续贯彻落实这一阶段“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防控目标。
兜住民生底线 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4月17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是大局,必须确保疫情不反弹,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
“居民、企业和基层政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居民、企业和基本政府能正常运转,我国经济社会才会平稳、健康发展。”在赵福军看来,“六保”的提出旨在强化市场和社会信心,引导市场和社会预期,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齐心协力合作局面,突出托住底线的决心,避免居民、企业恐慌。
刘瑞明认为,从策略上,“六保”之前已有“六稳”,稳是大局,全年要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与此同时,中央或将推出一揽子政策,提振经济发展的信心,稳住预期,尽快使国民经济摆脱疫情影响,重回正轨;从思路上,党中央将坚持长线思维,“六保”中没有提到保增长,这说明追求短、平、快的强刺激模式已大概率不会出现。
“稳就业既是稳经济、稳预期,也是稳民生、稳信心。”汤继强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产生了一定影响,国家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新政的出台对扩大就业、鼓励创业、促进社会稳定意义重大,同时也凸显出党中央对今年就业市场严峻形势的高度重视。
“这是一个步步为营的过程。”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指出,疫情防控期间,解决当前问题的同时,也要为下一步长远目标做好准备,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不失时机推动改革
如何贯彻落实“六保”的理念思路,推动切实落地?
“这些工作的顺利推进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对人民网财经表示,就业、民生、市场主体、粮食能源关系、产业链供应链、基层均关系到人民生活,“六保”的重点在于让人民生活恢复正常秩序。
此外,全面加快复工复产、尽快疏通企业发展在当前环境下遇到的“堵点”和“难点”也是当务之急。
会议指出,要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真正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把资金用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上。
政策工具箱再次“扩容”,而在此之前,关键领域的重大改革已经落地。
4月9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意见》。“要素自由流动与要素价格市场化未来将成为新一轮结构性改革的抓手。”汤继强表示,加之户籍改革、土地改革将会驱动新一轮都市圈与城市群建设,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喷薄欲出。
与此同时,扩大内需也在进行。
“扩大内需既是一个短期举措,也是一个长期战略。”滕泰表示,受疫情影响,在经济恢复的过程中,供给的恢复速度较快,需求的恢复速度相对滞后,加之疫情仍在全球持续蔓延,要做好较长时间主要靠内需的准备。
除中央外,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地方特点和经济实力也在灵活出台一些相关政策。
在广东,珠海日前发放一个亿元消费券加速消费市场回暖;在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方案》,明确将省内国有企业股权10%充实社保基金;在甘肃,兰州市政府发布《意见》,调整商业地产贷款的首付款比例,由现行的70%调整为50%。从中央到地方,全国上下都在不断巩固疫情持续向好的形势,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提供有力保障。
刘瑞明提出,下一步要继续坚持扶危救困绝不放松,采取底线救助的思维,差异化救助政策。同时,要深化改革不放松,将疫情冲击的“毁灭性破坏”转化为“创造性破坏”,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