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琴、兰山区人大代表全传晓建议:完善商业信用体系建设 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利益
发布时间:2025/03/06
2025年3月6日,金融时报社刊载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琴、兰山区人大代表全传晓关于“完善商业信用体系建设 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利益”的署名文章。人大代表围绕构建商业信用展开,分析其在实体经济中的作用、存在问题,探讨...
-
@全体毕业生,这4万份打包胶带为你送上毕业祝福!
发布时间:2024/06/28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份打...
-
贵阳市云岩区溯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合体”成立
发布时间:2024/06/11
2024 年 6 月 7 日,贵阳市云岩区溯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合体”成立大会盛大举行。此次大会参会人员包括阎毅、杨健铭、丁鲁黔等在内的 30 余位各界人士。 身为金牌调解员的阎毅,凭借其丰富的调...
-
新起点,新力量:贵阳市云岩区诉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挂牌成立
发布时间:2024/05/31
5月27日,贵阳市云岩区诉源纠纷调解服务所(下简称诉源纠纷调解所)正式挂牌成立。 诉源纠纷调解所,系在贵阳市云岩区法学会一届二次会长会议审核通过,经贵阳市云岩区法学会批准设立的一家民办非企业性质的调解...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福贡:背包队上山 贫困户进城
发布时间:2020/04/23 新闻 浏览次数:590
|
||||||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北段的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是一个典型的集边疆、民族、宗教、贫困和高山峡谷“五位一体”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部分闭塞的贫困群众长期生活在山里,不愿搬、不想搬、不敢“走出去”,成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一道坎。 眼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到了最严峻、最紧迫、最关键的时刻。福贡县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得如何?搬出大山的群众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近日,经济日报记者深入福贡县,看当地如何攻克易地扶贫搬迁难题,如何向脱贫攻坚发起最后冲刺。 背包上山做工作 不久前,记者在福贡县采访时看到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背包进山讲政策做工作,为的就是把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带进大山,把祖辈在大山过穷日子的群众接出穷山沟。 早在今年2月底,怒江州在1705名驻村工作队队员的基础上,组建了15支“背包工作队”进村入组,以未完成搬迁入住任务的村、组为工作单元,开展“背包上山、牵手进城”行动,全力动员群众搬迁。 因为熟悉农村工作,懂民族语言,“背包队”队长祝培荣和12名干部组成的“背包队”背上被褥,上山入驻科罗村拉谷片区。平日里,他们寻找机会上门讲政策,空余时间还同村民一起劳作、吃饭,拉近距离。从最初的“闻迁色变”,到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前来了解搬迁政策,这支足行峡谷的“背包队”,用自己的坚韧换来了群众的理解和认同。 子里甲乡俄科罗村位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的怒江大峡谷里,和坡益以及384户傈僳族村民就生活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山上。“住着木楞房,窝在穷山坡。挣钱无门路,双眼无光芒。”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这是怒江大多数贫困村的真实写照。 要脱贫,先得挪穷窝。在山上待了50多天,祝培荣心里知道,大山里的村民们淳朴至极,也异常封闭,让他们理解并配合扶贫搬迁并不容易。夕阳越过西岭,趁着村民们劳作归家,穿着迷彩服、皮肤黢黑的几位“背包工作队”队员再次来到和坡益家,要同他“较较劲”。 围着火塘,祝培荣把搬迁政策仔细说了一遍,他掏出傈汉双语版的安置点户型图,给和坡益指出未来新家的位置。“安置点的房子是免费的,你家四口人有80平方米的住宅,比你现在的两间木楞房条件好,政府还提供家具家电,拎包入住。” 和坡益没出过大山,他有自己的顾虑,山上可以养鸡养猪,种些青菜和苞谷,进了城吃的喝的全靠买,没钱咋办? “政府不会让你们一‘搬’了之的,你进城以后有公益性岗位,安置点有扶贫车间,保障基本生活没问题。”“再说县城工作机会多,你和妻子以后可以打工,你这么年轻难道一辈子待在山上?”“你家原来的土地、林地、宅基地不变,可以继续享受退耕还林、生态补贴等政策。”队员们轮番上阵,把政策讲透彻、说明白,但和坡益却始终不愿意签订搬迁协议。 “村民世世代代住在大山里,思想保守又封闭,不会说普通话,外面的世界他们不知道,也不敢走出去。”多次走村入户,祝培荣理解群众的处境,但不搬出去就阻断不了贫困。 这时,和坡益的小儿子光着脚跑了进来,拽着爸爸的衣角不放。祝培荣见状,往火塘里又添了一把柴。“安置点的学校条件又好离得又近,你要下山了两个娃娃上学都不用翻山路,多好!” 听到这,和坡益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虽然没有答应签搬迁协议,但他同意过几天随队员们下山去安置点看一看。 思想转变非一朝一夕,用心用情却能融化坚冰。2月底,俄科罗村拉谷片区被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计划的146户贫困户中仅7户同意搬迁。2个月过去,“背包队”已成功动员52户签订搬迁协议。 进村入户讲政策 害怕融不进、不理解政策,不愿搬迁的群众总有这样那样的忧虑。 连日来,福贡县各级干部组成的 “背包工作队”驻村入户,将福贡县易地扶贫搬迁入住“十送”好政策宣传到各家各户,让搬迁群众安心入住新居。 架科底乡阿打村村民阿南加是一位傈僳族老人,一开始由于对安置政策的理解不全面,对搬迁安置充满了疑惑,迟迟不愿抽房搬迁。“很多群众因为文化水平不高,对搬迁政策理解有偏差。”阿打村“背包工作队”第四组组长波玉花说。 为了把政策讲清讲透,波玉花与队员们多次来到村里,蹲守在阿南加家,耐心用傈僳语解读福贡县易地扶贫搬迁告知书和易地扶贫搬迁“十送”好政策。 “新家基础装修好了,有家具家电,群众免费直接入住,安置点有医院、学校、扶贫车间,务工和生活都方便。原来享有的低保、医保、养老等政策不变,原有的土地、林地、宅基地不变,稳定入住后还会统一办理并颁发不动产证……”波玉花的解读逐渐打消了阿南加的疑虑,最终老人同意搬迁。 在讲透政策的同时,也要算清经济账。有的群众没见过山外的世界,只满足于温饱,背包队员们就总结出生活改善、子孙教育、医疗保障、土地山林和搬迁后续发展“七笔账”,让搬迁群众心热起来、劲鼓起来。 “‘背包工作队’刚来村里的时候,我们还躲着他们,现在想想挺后悔。”今年3月份,50岁的邓又加一家五口人从高山上搬进福贡县城江西安置点,住进100平方米的新房,他和妻子也在安置点扶贫车间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小娃娃在家门口就能上学,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有劲。 牵手进城暖人心 “扶上马、送一程”。从鹿马登乡搬迁下来的村民你有堆坐车子抵达福贡县城江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为让搬迁群众安心入住,鹿马登乡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和驻村工作队员提前帮他领好钥匙和配套家具,并帮他搬运家具拎包入住。 看到客厅里摆放着干净整洁的沙发、茶几桌椅,卧室里的木床和衣柜,厨房配好了生活用品,热水器、清洁工具等一应俱全,你友堆的喜悦溢于言表,“在山上住了半辈子木楞房,一搬下来就住上了新楼房,太幸福了”。 暖心服务不止于此。 搬下山的群众生活方式大变样,但很多地方还不适应。比如,找不到自己住哪一栋、不会用电梯等。为帮助搬迁群众尽快适应社区生活,福贡县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县直机关团员青年、社会爱心人士组成“福贡百名志愿服务暖心团”共计120名,从分钥匙、引路、搬行李、按电梯到布置新家,一对一服务搬迁群众。 “新家住得有没有不习惯?电磁炉、热水器现在用得怎么样?”“好得很,好得很。”腊吐底村的格阿页搬迁入住新家半个月了,驻村工作队队长雀晓光带着暖心团又来上门看望他。由于担心格阿页一家不熟悉社区,几位暖心团成员给他们介绍就医、农贸市场地点位置等周边环境,从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分类处理、家电使用、安全用电、内务整理、居家清洁、厕所使用等方面逐一手把手培训。雀晓光还叮嘱他要讲卫生、常洗澡、勤打扫。“搬下来就是城里人了,要主动适应城市生活,尽快养成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格阿页说。 搬进新家园,点亮新生活。截至3月31日,福贡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城区安置点已经安置完成易地搬迁户入住2133户9233人,入住率达70%。
|
上一篇: 德胜村“绿色减贫”终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