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琴、兰山区人大代表全传晓建议:完善商业信用体系建设 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利益
发布时间:2025/03/06
2025年3月6日,金融时报社刊载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琴、兰山区人大代表全传晓关于“完善商业信用体系建设 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利益”的署名文章。人大代表围绕构建商业信用展开,分析其在实体经济中的作用、存在问题,探讨...
-
@全体毕业生,这4万份打包胶带为你送上毕业祝福!
发布时间:2024/06/28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份打...
-
贵阳市云岩区溯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合体”成立
发布时间:2024/06/11
2024 年 6 月 7 日,贵阳市云岩区溯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合体”成立大会盛大举行。此次大会参会人员包括阎毅、杨健铭、丁鲁黔等在内的 30 余位各界人士。 身为金牌调解员的阎毅,凭借其丰富的调...
-
新起点,新力量:贵阳市云岩区诉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挂牌成立
发布时间:2024/05/31
5月27日,贵阳市云岩区诉源纠纷调解服务所(下简称诉源纠纷调解所)正式挂牌成立。 诉源纠纷调解所,系在贵阳市云岩区法学会一届二次会长会议审核通过,经贵阳市云岩区法学会批准设立的一家民办非企业性质的调解...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城际轨道:新空间蕴藏新机遇
发布时间:2020/04/26 新闻 浏览次数:599
|
当前,新型基建热潮兴起。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会进一步推动城际轨道交通的发展。因此,相应规划建设和管理机制要做到与时俱进,统筹好铁路、城际轨道交通以及地铁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推动多网融合,以更好适应和促进城轨与铁路的协调发展。
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绿色城市、智能城市的有效途径。加快发展城际轨道交通,被广泛认为是新型基建的着力点之一。
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敏华认为,城市轨道交通好比是“表”,铁路系统是“钟”,二者在技术上同根同源,区别在于使用场景不同、服务对象不同、投资管理方式不同。随着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发展,城市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二者之间的关联也在变大。
“当前我国铁路网络日渐完善,大城市的城市轨道建设也已有一定规模。伴随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作为衔接的城际轨道交通,将会迎来大发展。”宋敏华表示。
交通一体化是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基础和先导,城际轨道交通是提高城市群内轨道交通通勤化水平的重要载体。《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探索都市圈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一张网”,推动中心城市、周边城市(镇)、新城新区等轨道交通有效衔接,加快实现便捷换乘,更好适应通勤需求。
城市发展研究专家、民盟中央经济委副主任冯奎表示,发展城际轨道交通,作用有三:一是促进城市群优化布局,在国家原有的铁路网基础上,依托城际轨道交通,加快实现城市群各类城市之间、核心城市与外围中小城市之间的网络结构。二是促进人员、技术、资本要素充分流动,促进经济发展。三是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城际轨道交通的发展,将提升城市群、都市圈的互济能力、提升资源共享水平,这在应急状态下能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未来应对各类风险也意义深远。
着眼长远补短板
3月20日,深圳市地铁集团举行粤港澳大湾区5条城际铁路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及配套专题合同签约仪式,签约项目总长约410公里,总投资约 2018亿元。
中西部地区也在抓紧布局。3月初,青海、甘肃两省发展改革委表示,已共同致函委托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开展兰州经西宁至青海湖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方案研究工作。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我们在很多基础设施方面,尤其是在和未来经济增长潜力对接的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因此,采取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有必要的,这本身符合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瑞明认为,新型基建布局更重要的功能是,“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通过大数据、智慧城市、5G等强化国家治理能力建设。
在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看来,未来通过扩大基建投资来对冲投资下行、刺激经济增长的空间已日益狭窄、作用逐步减弱。本次基建投资计划的新意在于从单纯的“铁公基”转向兼顾惠民生、调结构的公共服务领域,以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领域以及补短板领域、生态环保领域、公共卫生相关领域。
加快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正是着眼长远补短板之举。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年初表示,2020年将进一步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带动作用,集中力量加大对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的投入力度。在具体领域上,将加大对重点城市群、都市圈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高等级公路规划建设,加大对重大水利工程以及城镇老旧小区和配套基础设施改造等建设。
“城际轨道交通在未来数年内,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一股重要力量。”冯奎认为,最大的空间是两个:一是发挥作用的时间较长。前期环节为建设施工,中期环节为通信信号系统、车辆设备,后期为运营维保。从建设施工到通号系统及设备通车需要4年至5年左右的时间。二是发挥作用的领域较宽广。它除了带来产业链延伸以外,也能促进中小城市、小城镇、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发展。
智慧轨道牵引新发展
新型基建背景下的城际轨道交通,“新”在何处?冯奎认为,一是新在技术。城际轨道交通有大量新技术、智慧技术的应用,包括轮轨的新材料应用、实时供电充电的模式、自动的运行和控制系统,等等。二是新在空间。中国正在谋划面向现代化的中心城市与城市群建设,都市圈加速兴起。城际轨道促进形成新空间,新空间为城际轨道提供用武之地。三是新在投资主体。预计会有更多民营企业进入轨道交通上中下游的各个环节、各个行业领域。
业内专家告诉记者,目前所说的城际轨道交通一般指的是在同一个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轨道交通。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比如昆山与上海,所处城市群的经济条件较好,人流比较密集,两个城市间的城际轨道交通同时也是京沪高铁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种是省域层面城市群所对应的城际轨道交通。对于许多此类城际轨道交通来说,客流不够饱满,支付能力不强,再加上与个人自驾车形成竞争,一般很难仅依靠客运服务实现盈利。因此,建议城际轨道交通在规划建设时不要选择过高等级,可以选择低速,比如说时速200公里以下,这样对货运也有好处,有利于城市群内部的物流。同时,也可以选择合适的动车组类型,将这种较低速度的城际线路与更高速度的高速铁路网连接起来,方便旅客的出行,吸引更多客流。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智慧城轨发展纲要》,将智慧城轨建设作为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宋敏华认为,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会进一步推动城际轨道交通的发展,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相应规划建设和管理机制要做到与时俱进,统筹好铁路、城际轨道交通以及地铁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推动多网融合,以更好适应和促进城轨和铁路的协调发展。
当前制约城际轨道交通的瓶颈在哪里?“主要是远期规划能力有待加强,而这种能力非常综合、系统,超出单一部门能力范围。”冯奎表示,比如,中国轨道交通将在未来15年实现市区城轨、市域快轨和城际铁路网“三网融合”,这就涉及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营、治理等方面的系统优化。“远期规划能力的特点是,它在当前不大看得出来,只是软约束,但未来将成为硬约束。”冯奎说。
下一篇: 北京新冠肺炎中医药治疗有效率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