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琴、兰山区人大代表全传晓建议:完善商业信用体系建设 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利益
发布时间:2025/03/06
2025年3月6日,金融时报社刊载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琴、兰山区人大代表全传晓关于“完善商业信用体系建设 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利益”的署名文章。人大代表围绕构建商业信用展开,分析其在实体经济中的作用、存在问题,探讨...
-
@全体毕业生,这4万份打包胶带为你送上毕业祝福!
发布时间:2024/06/28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份打...
-
贵阳市云岩区溯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合体”成立
发布时间:2024/06/11
2024 年 6 月 7 日,贵阳市云岩区溯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合体”成立大会盛大举行。此次大会参会人员包括阎毅、杨健铭、丁鲁黔等在内的 30 余位各界人士。 身为金牌调解员的阎毅,凭借其丰富的调...
-
新起点,新力量:贵阳市云岩区诉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挂牌成立
发布时间:2024/05/31
5月27日,贵阳市云岩区诉源纠纷调解服务所(下简称诉源纠纷调解所)正式挂牌成立。 诉源纠纷调解所,系在贵阳市云岩区法学会一届二次会长会议审核通过,经贵阳市云岩区法学会批准设立的一家民办非企业性质的调解...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五四奖章获得者刘壮:抗疫65天,他一个人撑起了“战地医务处”
发布时间:2020/05/14 新闻 浏览次数:583
五四奖章获得者刘壮:抗疫65天,他一个人撑起了“战地医务处”
“樱盛寒冬行渐远,燕来暖春昨已到
愿用这亲手采摘的东湖樱花
印一个约定,藏一份想念,蕴一种力量
在这花开得胜的日子里,摘下口罩深情相拥
……”
这首落款为“永远爱你的武汉人民”的致谢诗和一朵东湖樱花的标本被一起裱在了相框里。从武汉驰援回来后,刘壮便把这个相框放在家里客厅的书架上。“在武汉确实拼过命,我觉得是特别好的回忆”。
被刘壮摆在书架上的樱花标本。(受访者供图)
从1月27日到3月31日,来自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刘壮和其他137名北京援鄂医疗队的成员在武汉无休奋战65天。去时正值寒冬,待到离开时,武汉已是樱花盛开的季节。刘壮和队员们并没有时间赏樱,临别之时收到的这枚樱花标本显得更为珍贵。
作为一名从事了16年重症医学工作的临床医生,本是抱着在病床前救治患者的初衷踏上去武汉的飞机,没想到在飞机上接到通知,让他担负此次医疗队医疗组组长,而且为了节约人力,医疗组只有他一个人。
所谓医疗组,“说白了,就是在外围给医生做服务工作,这其中涉及建章立制、质量管理、医疗排班、病区间协作、与受援医院对接等”。医疗组的职责和医院的医务处类似,因此刘壮负责的医疗组也被称作“战地医务处”。
刘壮曾经在友谊医院医务处锻炼过5个多月。那段时间,他接触到一部分医疗管理协调相关工作。“刚接到通知的时候,确实是没有心理准备。不过,我觉得我还是能接受挑战的,我对自己很有信心。另外,我想也需要这么一个人出来为医护人员做服务,这样可以让他们在一线更安心地救治病人。”
近期,刘壮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其中,抗疫类共有30位个人入选,刘壮是唯一一位以医疗组组长身份获此殊荣的抗疫工作者。
至暗时刻,每天仅睡两三个小时
在武汉最初的两周,是北京援鄂医疗队的最艰苦时刻。
北京援鄂医疗队接管的是武汉协和医院(以下简称“协和医院”)西院区的三个病区。当时武汉的疫情正处于胶着状态,从协和医院西院区接到通知被征用为定点医院,到北京援鄂医疗队在北京组队、出发,再到医疗队进入协和医院正式开展援助工作,整个过程不到48小时。
刘壮记得,当时协和医院还没来得及进行隔离病房的标准化改造工作,防护设备和人员配置都没有完全到位。其中,病房改造工作最为紧迫。作为医疗组组长,刘壮紧急联系协和医院,协调找来施工队打隔断、开辟新空间,仅用了8小时就完成了标准化隔离病房的改造工作。当天,改造完的隔离病房成了协和医院西院区的样板房,为其他医疗队再开辟新的隔离病房提供了蓝本。
刘壮。(受访者供图)
1月29日,北京援鄂医疗队负责的病区开始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第一周就接收了100多位患者,最多的一天收治了近50位病人,其中绝大部分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刘壮说,这么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他此前的工作中从来没有遇到过,一般的医院也不会遇到。
医生们来了,隔离病房建好了,成批的重症患者们也来了。刘壮回忆说,那个时候很多患者都因为严重缺氧继发了器官功能损伤。那段时间里,队员们的心理压力非常大,许多人都出现了失眠、头晕、肠道功能紊乱、血压升高等症状,甚至有医生产生了心理障碍,没办法穿防护服、戴帽子和口罩,一穿戴上身体就受不了,必须立刻脱掉。
刘壮的心理压力也在这段时间里达到了峰值。北京援鄂医疗队的138位医疗队员来自13家市属医院,涉及重症医学、呼吸、感染、急诊、心理等7个专业。在最初的两周,刘壮需要在队员们心理压力最大的时候,和来自不同医院、不同专业的人进行磨合,把大家的力量团结在一起,与此同时,还要对接协和医院,执行国家卫生健康委、湖北省抗疫总指挥部等相关部门制定的工作要求。
刘壮当时和同事开玩笑说,感觉自己快要“精神分裂”了,一方面要从临床科学救治的角度,考虑如何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救治服务;另外一方面,还要作为协调者,把卫生管理部门和协和医院的指令传达给队员们,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打消顾虑,让他们放心救治病人。
身份的不断切换让刘壮没法好好休息,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他忍不住一直在想今天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做?队员还有哪些困难?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完善?好不容易凌晨一两点睡着了,早晨四五点又会自然醒来,“心理有事儿,睡不实”。
每天只有两三个小时的睡眠,刘壮持续了一周多。“不光是体力上的付出,主要是思想上一直在担心,那种压力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身体特别疲惫,主要是靠意志力和信念挺过来的。”回忆起那段时间,已经回到北京的他开玩笑地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幸好自己现在不到40岁,身强力壮可以挺过来,估计再过10年就不行了。”
没有直接救治病人,但是并不感到遗憾
回顾这65天的经历,特别是最开始的那段艰难日子,刘壮觉得自己心理承受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强化,“不光是我,相信我们医疗队的每位队员,以后再遇到这样的突发事件,再冲到一线,心理素质肯定是过硬的。”
这65天中,让刘壮最难忘的事情便是第一批病人出院。2月中旬,医疗队第一批收治的病人中大约有10个病人要集体出院。刘壮记得,病人出院时,很多医生和护士都忍不住流下了泪水。
“这相当于是我们工作的一个转折点。时值今天,治疗新冠肺炎也没有特效药,当时我们的救治条件又特别艰难,即使是在那样的条件下,还能够有一大批病人康复出院,对我们医护人员来说是莫大的鼓舞。”
在医疗队抵达武汉的5天内,刘壮就主持完成了3个病区的改造工作,同时还和院感工作人员完成了全体医务人员穿脱防护服的紧急培训。2月5日下午,在接到“增设床位至800张”的任务后,刘壮带领团队又在48小时内完成了增设5个病区的医疗改建任务,成功完成800例重症患者的床位扩充。全体医护人员的分组、排班工作也在同期进行……
刘壮在和同事们沟通事宜。(受访者供图)
刘壮那段日子的工作是按分钟来安排的,任务繁杂而紧急,即使在吃饭的时候,工作也是一个接一个。“吃一口回个短信,再吃一口得接个电话,这一口还没咽下去,又得报个材料。事情都很急,但凡没那么着急,我肯定会先吃完饭再去处理。”
医疗制度的落实和医疗质量的监控是刘壮负责的“战地医务处”的核心任务。刘壮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牵头制定了医疗队战时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同时,在医疗运行过程中,刘壮还要去监督医护人员的落实情况,根据医护人员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评价改进效果,由此形成一个医疗质量管理的闭路循环。
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又是医疗质量监控的重中之重。在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基础上,刘壮又和医疗队内的专家组专家们不断商讨内部的抢救流程、用药共识以及和协和医院的沟通流程等。其中,仅医护人员的排班表就前后调整了7版。
刘壮医疗管理能力在这段时间内得到了迅速提高。而在推进医疗管理工作过程中,刘壮积极主动参加各级查房、疑难和死亡病例讨论汇报工作,他对新冠肺炎的认知和呼吸道传染病危重患者的救治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此次援助工作却没有直接参与到救治病人的工作,在被问及是否感到遗憾时,刘壮不假思索地回答:“不遗憾。我觉得是分工不一样,除了我以外,队伍里还有护理组、物资组、信息组等,也是一线的医生护士‘脱产’从事医疗管理工作,虽然我们没有直接接触病人,但是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能让医生、护士们在医院毫无顾虑地去为患者服务,我们的工作也很重要。”
65天中,北京援鄂医疗队一共收治345位患者,其中88%是重症和危重症。截至3月31日,北京援鄂医疗队离开武汉时,共有220位患者康复出院。4月5日,北京医疗队所在的3个病区新冠肺炎患者清零,4月23日,医疗队所在的协和医院西院区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