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发难题有新招:振东制药达霏欣推出“内服外治”方案,助力毛囊新生
发布时间:2025/07/24
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加剧、作息不规律及环境因素影响,脱发、白发问题呈现年轻化趋势,成为困扰现代人的普遍健康难题。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传统单一治疗手段逐渐显露出局限性。近日,专注毛发健康领域22年的达...
-
“大健康”中医药技术壁垒下,振东制药靠“一问一答”成功破局
发布时间:2025/06/26
6月17日,中国药理学会党委书记杜冠华率专家团队赴振东制药开展专项技术对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此次会议聚焦中药现代化研发重难点,诚邀全国中医药专家共同讨论“大健康”新时代背景下传统药...
-
振东出题,专家解题:“大健康”背景 下,振东制药率先“破冰”!
发布时间:2025/06/25
6月17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正式落地山西。该项目由中国科协主导,振东制药协办,研发总裁游蓉丽主持。旨在通过嫁接全国学会的学术资源助力山西地区药企实现技术升级,推动当地中医药企业集群全面...
-
振东集团资助范围辐射全国,形成”爱出者爱返”的闭环
发布时间:2025/06/11
在商业与公益的天平上,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选择了后者——即便负债也要坚持的”变态慈善”。这家从太行山走出的民营企业,用32年时间构建起一套独特的公益生态系统,累计捐赠超10亿元,将”与民同...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第一观察 | 总书记“非常时期”的“非常节奏”
发布时间:2020/05/15 新闻 浏览次数:699
立夏刚过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这是疫情发生以来,总书记第6次赴地方考察调研。
特殊时期 步伐加快
2月10日,习近平在北京市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华社记者 刘彬 摄
2月,北京;3月,北京、武汉、浙江;4月,陕西;5月,山西。
四个多月共6次考察,踏出“非常时期”的“非常节奏”。
武汉“封城”、全国驰援、民众居家抗疫……在疫情形势严峻、防控最吃劲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在北京考察,一次深入社区、医院、疾控中心,了解疫情防控工作,一次走进高校和科研院所,聚焦战“疫”科研攻关。
继3月2日在北京指导科研战“疫”,8天之后,他又飞赴武汉抗疫一线,向前方战士、武汉及湖北人民致以亲切慰问,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进一步指明方向。8天,也是他考察间隔时间最短的一次。

3月10日,习近平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坚决把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遏制住”“尽最大努力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与疫魔战斗,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当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他又马不停蹄到浙江、陕西、山西考察,因地制宜支招复工复产、脱贫攻坚、生态及文化遗产保护。
知关节、得要领,把握形势……总书记在特殊时期的考察行程紧张而高效。
既定方略 清晰明确
从几次考察活动和行程来看,总书记的部署具有很强针对性和指导性。
调研疫情防控,他抓住武汉和北京两个“中心”,统筹的却是工作全局。
3月29日,习近平在浙江宁波考察中小型民营制造业企业。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复工复产成为重点。中小民营企业、龙头制造业、创新型企业……总书记调研的企业类型各异,但共同指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提速复苏。
4月20日,习近平考察秦岭。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在陕西,总书记关注秦岭自然生态和政治生态两个“山清水秀”,并告诫广大干部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
细细梳理,从浙江安吉余村、西溪湿地到山西汾河,习近平的考察“清单”都锁定绿水青山。在迈入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尤为迫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他的行动理念。
4月20日,习近平在陕西金米村了解木耳产业。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对薄弱环节紧抓不放,实地指导产业这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点,对打通乡村经济发展脉络有深远意义。
疫情以来第一次赴地方调研脱贫攻坚,习近平选择了陕西,深入一村一镇,“解剖麻雀”,不仅仔细察看了医疗、教育、搬迁等薄弱环节,还亲自给产业带货,谋长远之策。此次在山西,他把脱贫攻坚作为调研首站,深入基地点赞黄花产业,坐在农家炕沿儿话后续发展。
紧锣密鼓的考察安排,勾勒出一条清晰、有力的战略主线: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工作的节奏不会变,按照既定方略、朝着既定目标发展的方向不动摇。
蹄疾步稳、一往无前。
迎难而上 只争朝夕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总书记考察步履不停。
2020年是关键之年。“十三五”收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要实现,摆在总书记面前的重大课题刻不容缓。
5月11日,习近平来到云冈石窟。新华社记者 刘彬 摄
面对疫情“加试题”,脱贫承诺依然要保质保量兑现;
疫情控制住了,发展仍是我们这个“发展中大国”的第一要务,必须争分夺秒复工复产,加快创新脚步,一刻不能懈怠;
短期经济压力再大,也决不会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发展;
这是大国发展的定力,更是一个大国领袖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气魄与决心。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上上下下必须把工作抓得很紧很紧。”习近平总书记说。
历史不等人,实现百年梦想,擂起的鼓点越来越密,迎难而上、只争朝夕。
策划:霍小光
监制:车玉明、张晓松、鞠鹏、邱红杰
主笔:黄h、王雨萧
视觉/编辑:王秋韵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上一篇: 外交部:美政治化在华投资不符合经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