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发难题有新招:振东制药达霏欣推出“内服外治”方案,助力毛囊新生
发布时间:2025/07/24
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加剧、作息不规律及环境因素影响,脱发、白发问题呈现年轻化趋势,成为困扰现代人的普遍健康难题。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传统单一治疗手段逐渐显露出局限性。近日,专注毛发健康领域22年的达...
-
“大健康”中医药技术壁垒下,振东制药靠“一问一答”成功破局
发布时间:2025/06/26
6月17日,中国药理学会党委书记杜冠华率专家团队赴振东制药开展专项技术对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此次会议聚焦中药现代化研发重难点,诚邀全国中医药专家共同讨论“大健康”新时代背景下传统药...
-
振东出题,专家解题:“大健康”背景 下,振东制药率先“破冰”!
发布时间:2025/06/25
6月17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正式落地山西。该项目由中国科协主导,振东制药协办,研发总裁游蓉丽主持。旨在通过嫁接全国学会的学术资源助力山西地区药企实现技术升级,推动当地中医药企业集群全面...
-
振东集团资助范围辐射全国,形成”爱出者爱返”的闭环
发布时间:2025/06/11
在商业与公益的天平上,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选择了后者——即便负债也要坚持的”变态慈善”。这家从太行山走出的民营企业,用32年时间构建起一套独特的公益生态系统,累计捐赠超10亿元,将”与民同...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青海发展光伏扶贫产业,过半贫困人口受益 “阳光饭”,这样吃
发布时间:2020/05/15 新闻 浏览次数:617
28.3万
青海建成光伏扶贫项目装机规模73万千瓦,年发电预期产生扶贫收益5.7亿元,辐射28.3万贫困群众
一座小山村,37个公益性岗位,近三成贫困户纳入“村财政”。
这就是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的杨家山村,该村几年前还是集体经济“空壳村”。村第一书记许建杰2015年秋驻村,“挨家走访来到杨应合家,老两口身体残疾、日子紧巴,过冬都舍不得烧火炉。”想帮一把,当时的村会计杨富贵面露难色:“账上只剩300来块……”咋办?工作队凑钱,好歹买来两吨煤。
山大沟深、土地贫瘠,乐都区141个贫困村当年大多这样,靠天吃饭,没啥产业。
短短几年,“村财政”为啥底气就足了呢?“靠高原天吃上‘阳光饭’了。”许建杰一指远山。
跋涉上山,景象令人为之一振:海拔3100米的山顶,光伏板如鱼鳞阵列、蓝海翻涛。
“这些‘鳞片’超过10万块,能用25年,去年6月并网发电,年底就分了一次红。”同行的青海省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宏成指指火车厢似的“大家伙”说,“喏,这是箱式变电站,两台挖掘机,一个拽,一个推,这才运上山。”
眼前占地上千亩的光伏电站,只是青海31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中的一个。
光伏扶贫,高原发展有优势,青海建设有特色:
青海地广人稀,采取政府投资、县域联建、确权到村模式,不搞“分布”搞“集中”。“乐都区建这一座电站,发电收益分配到全部141个贫困村,运维仅需10个人。”现场负责人祁小明算了笔账,“全省31个电站可辐射1622个贫困村,相比各村分布发电,人力、线路损耗等成本降低40%以上。”
来自青海省扶贫开发局的统计数据令人振奋:目前,青海建成光伏扶贫项目装机规模73万千瓦,年发电预期产生扶贫收益5.7亿元,辐射28.3万贫困群众,占全省贫困人口的52.5%。
“阳光收益”该如何分配、使用?
“要是发到个人,人均不过2000元。”张宏成说,“不能‘洒毛毛雨’,更不能‘不劳而获养懒汉’。”
青海要求“阳光收益”照进村,村均每年约30万元。这里面:六成归村集体,用于发展产业、教育培训、临时救助、基础设施维修维护等;四成作扶持资金,通过设立公益性岗位等形式“按劳分配”。杨富贵说:“这既能帮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不会‘饱一顿饥一顿’,也能激发内生动力。躲在墙角晒太阳可吃不上‘阳光饭’。”
“麦儿黄,沙果熟。”杨富贵在自家院里试种了一株乐都沙果树,如今已在山上嫁接出300多株。发展经济作物、组建专业合作社……越来越有底气的杨家山村人,目光已瞄向下一步——摘下“贫困帽”,戴上“致富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