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发难题有新招:振东制药达霏欣推出“内服外治”方案,助力毛囊新生
发布时间:2025/07/24
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加剧、作息不规律及环境因素影响,脱发、白发问题呈现年轻化趋势,成为困扰现代人的普遍健康难题。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传统单一治疗手段逐渐显露出局限性。近日,专注毛发健康领域22年的达...
-
“大健康”中医药技术壁垒下,振东制药靠“一问一答”成功破局
发布时间:2025/06/26
6月17日,中国药理学会党委书记杜冠华率专家团队赴振东制药开展专项技术对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此次会议聚焦中药现代化研发重难点,诚邀全国中医药专家共同讨论“大健康”新时代背景下传统药...
-
振东出题,专家解题:“大健康”背景 下,振东制药率先“破冰”!
发布时间:2025/06/25
6月17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正式落地山西。该项目由中国科协主导,振东制药协办,研发总裁游蓉丽主持。旨在通过嫁接全国学会的学术资源助力山西地区药企实现技术升级,推动当地中医药企业集群全面...
-
振东集团资助范围辐射全国,形成”爱出者爱返”的闭环
发布时间:2025/06/11
在商业与公益的天平上,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选择了后者——即便负债也要坚持的”变态慈善”。这家从太行山走出的民营企业,用32年时间构建起一套独特的公益生态系统,累计捐赠超10亿元,将”与民同...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冷链食品核酸阳性不代表一定有传染性 消毒可预防接触性传播
发布时间:2021/01/17 新闻 浏览次数:562
北京1月16日讯 (记者朱国旺 郭文培)1月15日晚,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天津市疾控部门采集的用于生产雪糕的乌克兰进口原料乳清粉3份样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近期,冷链食品核酸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波及省份增多,涉及产品范围也从海产品至冷冻饮品,消费者更是谈“冷链”色变。那么,冷链食品核酸检测出阳性究竟意味着什么?如何预防新冠病毒通过冷链食品传播?
核酸阳性不一定代表有传染性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2020年12月21日举行的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指出,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采购食用进口冷链食品引起感染的风险非常低。“大家对核酸检测阳性可能不理解,活病毒、死病毒、病毒的片段查出来都可能是核酸阳性,也就是说核酸阳性不一定代表它有传染性”。
吴尊友进一步解释:“我们在实验室做检测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客观的指标来判定核酸检测阴性或阳性,这个值我们叫CT值。CT值越大(如高于30或者35),越高说明它的污染量越小,含有活病毒的概率就越低。这个值越小,比如小于30或者更低,表明污染量比较大,有活病毒的可能性就会高一些。目前在全国所有的进口冷链食品或者货物中,检测出来的CT值大多比较高,也就是污染比较轻。”
吴尊友指出,通过污染造成感染,一般来说污染量必须比较大,同时还需要长期反复接触才有可能造成感染,所以在从业人员当中,特别是物流装卸工感染的就相对多一些。
如果我们不小心买到了被病毒污染的食品,会不会感染新冠病毒呢?“这种风险是很低的。只要我们保持手卫生,坚持生熟分开,造成感染的风险就会非常小。”吴尊友说。
接触冷链食品可通过消毒来预防接触性传播
当前,低温冷冻食品引起相关的新冠感染主要是流通环节引起的传播,并没有发现因为食用这些冷链食品引起感染。那么,消费者接触到冷链食品后,应该如何处理才能预防感染呢?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2020年11月25日举行的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与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张流波曾指出,个人接触到冷链食品,可以通过消毒来预防可能存在的接触性传播。
第一,做好手卫生。接触后马上按照“六步法”洗手,如果洗手不放心,可以再加上手消毒剂。
第二,对可能接触到的冷冻食品里用的炊具,如刀、砧板应该及时清洗。在清洗时应该防止飞溅。同时对于刀、砧板可以用加热方法,用开水烫一烫、煮一煮,用60摄氏度左右温度的水浸泡一段时间等。当然,也可等晒干了以后,喷洒75%的酒精或者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就可以完全达到消毒的效果。另外,一些案台也可以考虑用酒精、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最后,要注意及时收集冷链食品残渣,并及时送到垃圾收集点。最好对冷冻食品垃圾独立包装,及时清理,才能更好地预防接触性传播。
海关总署:检出阳性后实施紧急预防性措施
据悉,1月14日,国新办就2020年全年进出口情况举行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介绍,海关总署严格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总体部署,加强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的风险监测,对进口冷链食品实施新冠病毒核酸抽样检测,重点加大对进口海鲜等冷链食品的抽样检测。截至1月13日24时,全国海关共抽样检测样本1295692个,检出核酸阳性结果47个,其他样本均为阴性。
针对海关和各地在进口冷链食品或其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情况,海关总署实施紧急预防性措施,对检出阳性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实施暂停其产品进口申报一周到四周的紧急预防性措施,目前已对39家境外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取了紧急预防性措施。
上一篇: 一批好药新药正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