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联系电话:185 8888 888

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2022年未来之光——未来网络科技创新大赛决赛结果出炉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2022年未来之光——未来网络科技创新大赛决赛结果出炉

发布时间:2022/08/26 新闻 浏览次数:260

据报道,8月25日,2022年未来之光——未来网络科技创新大赛决赛结果在南京出炉,闯进决赛的35支代表队带来了精彩的路演与答辩,经过激烈角逐,北京邮电大学“SuperCONF”战队以“面向边缘业务场景的Serverless服务系统”课题成功摘得特等奖,国防科技大学“8点讨论队”战队、武汉大学“绿豆沙冰”战队、电子科技大学“FuzzingStar”战队、清华大学“RMT队”战队、东南大学“麦乐鸡真好吃对不队”战队获得一等奖,国防科技大学“再改改队”战队、北京大学“未名网络”战队等10支战队获得二等奖、东南大学“5GCers”战队、福州大学“504可编程”战队等19支战队获得三等奖,展现众多未来网络创新应用的“未来之光”。

据悉,2022年未来之光——未来网络科技创新大赛是第六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的重要版块,以未来网络创新应用为主要内容,由紫金山实验室、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主办。大赛自4月20日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国各地高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共吸引了包括164支队伍报名,涵盖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70多所高校。参赛队伍的作品涵盖了软件定义网络、数据中心网络、可编程网络、网络安全、网络人工智能、5G/6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未来网络相关领域,作品从创意、技术应用、方案实现、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展示,经过7月份的初赛后,共有35支队伍进入决赛。

获得特等奖的北京邮电大学的“SuperCONF”战队成员谢高畅告诉记者,“面向边缘业务场景的Serverless服务系统”作品,展示的是新兴的无服务器边缘计算领域一项真实落地的成果。“考虑如何设计一套原生系统架构将边缘计算与无服务器计算大规模连接起来,是我们的创新之处。‘Serverless’即‘无服务器计算’,并不是说在网络环境中真的没有服务器了,而是我们把服务器‘管理’了起来,让人们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随着工厂、汽车、机器人等越来越多的使用终端接入互联网,我们的项目成果将有利于解决未来万物智联时代中计算密集型业务和时延敏感型业务提出的网络快速连接、资源按需使用、服务灵活编排等基础性问题,打造一个开放的网络生态。”

决赛评委、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仲红表示,这次大赛展现出很高的竞技水平,不少成果展示中的创新点让大家眼前一亮,体现出了团队导师与同学们的用心与努力。

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团队总监魏亮表示,创新大赛依托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旨在推动高校学生在未来网络技术创新与应用开发方面的能力培养,促进未来网络技术产业创新生态体系的建设,推动未来网络与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领域的交叉融合,助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