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联系电话:185 8888 888

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 > 甘肃省火星1号基地:激发青少年对未来的探索和想象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甘肃省火星1号基地:激发青少年对未来的探索和想象

发布时间:2022/07/08 科技 浏览次数:309

据报道,火星1号基地位于甘肃省金昌市中国河西走廊东段,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和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指导建设。其戈壁地貌、红色岩体等显著性地形地貌及自然条件与火星类似,是“太空C计划”(中国青少年航天科普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火星1号基地已获批成为甘肃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基地。

近日,火星1号基地品牌发布会在北京举办,旨在打造沉浸式火星主题体验空间,激发广大游客尤其是青少年对未来的探索和想象。

航天旅游升温

近年来,随着“祝融”号登陆火星,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发射等一系列中国航天大事件,国内掀起了航天热,与之相关的航天主题旅游热度不断攀升,成了旅行者的新选择。

穷游网联合金昌火星1号基地共同发布的《会玩的中国人:玩转航天旅游》报告显示,94.4%的用户对航天旅游感兴趣,但真正体验过航天旅游的用户只有15.6%,年轻群体是这一新兴玩法的先行者,“90后”“00后”占比分别为41.2%和21.7%。

青少年需要接受什么样的航天科普教育?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研究员、“祝融号”设计师贾阳描述了他眼中火星的样子,他说:“冬季,火星上的二氧化碳也觉得冷,不愿意在空中飞舞,就会凝结到火星的表面上,形态很像是东北冬季的雾凇。但火星上没有树,干冰就只能挂在地上;火星上也会有比较严重的沙尘暴,形成各种各样的风蚀地貌;火星表面有一些河谷,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改造火星,可以把这里规划成一个景区,用来做漂流……”贾阳的头脑里还有关于“2408年火星奥运会”的画面,他认为火星主题研学旅行不仅是了解科学知识的窗口,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青少年对探索未来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

面向未来的全景体验

航天爱好者武光感叹道:“火星1号基地很像是电影《火星救援》中的场景,纯白色造型奇幻的建筑群极具未来风格,气质冷峻,贴合环境。”据介绍,火星1号基地也是综艺节目《挑战吧!太空》的外景地。

“仰望星空,是每个人的愿望,其实火星离我们并不遥远。”北京华声志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白帆也是一个航天迷,他认为,在“火星”热的氛围中,可以引领更多人参与到对未来生活的思考和探索中。火星1号基地开发了火星模拟生存体验中心、火星星际探索体验中心、火星数字互动体验中心3个体验中心,“探访红色星球”“探秘火星之城”“探寻火星居所”“探玩火星秘境”4个主题内容,30项沉浸式体验项目,包括失重体验、真人RPG游戏、火星睡眠舱等。神秘的航天知识转化为真实可触的体验感,开创了航天文旅的新模式。

针对青少年研学游,火星1号基地主打“火星未来生存力”主题,将自然课程、物理、化学、生物课程中的关于太空和火星的知识点融入研学课程,打造“小小航天员培训课程”体系,以航天员训练体系为依托,模拟地外生存环境,增强游客的体验感。

中国首批航天员兼航天员教员李庆龙是火星1号基地模拟航天员训练首席教官,在他看来,航天员这个群体并不神秘,他们是一群付出了刻苦训练的普通人。要让青少年了解他们,同时,增强他们对我国航天成就的自豪感和获得感。

开放性共创空间

火星1号基地不仅是文旅场景,也是以火星为背景的开放式共创场景。在活动现场,火星1号基地与五洲传播中心、中国航天太空创想、京能集团、翎客航天、中科院空间科学会、去哪儿网、冠力科技、穷游网、自如共同开启“未来生活共创”计划,打造多元航天文化体验场景。

设想一下,利用3D打印技术,在火星1号基地建设“火星蜂巢屋”的桶型结构建筑,集艺术、智能、科技融合一体,将带给游客耳目一新的住宿体验。另外,和火星主题有关的实景演艺产品也正在策划中,这也是火星1号基地打造的夜游产品,所有游客参与其中,在真实情景下“仰望星空,激发探索”。

“重要的是,通过跨界融合,借助多种手段讲述火星的故事。”白帆认为,火星1号基地通过移居火星、改造火星和未来生活方式等场景,与游客产生以“火星”为纽带的情感连接,并通过网络文学、动漫、影视、音乐、电竞、游戏搭建出完整的火星文旅产品生态体系。

金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火星1号基地将于8月正式对公众开放。“航天文化需要更多普通人融入进来、游客参与进来,了解逐梦星辰大海的意义,同时也能持续赋能火星1号基地的建设发展。”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文创事业部副部长李睿说。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