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发难题有新招:振东制药达霏欣推出“内服外治”方案,助力毛囊新生
发布时间:2025/07/24
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加剧、作息不规律及环境因素影响,脱发、白发问题呈现年轻化趋势,成为困扰现代人的普遍健康难题。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传统单一治疗手段逐渐显露出局限性。近日,专注毛发健康领域22年的达...
-
“大健康”中医药技术壁垒下,振东制药靠“一问一答”成功破局
发布时间:2025/06/26
6月17日,中国药理学会党委书记杜冠华率专家团队赴振东制药开展专项技术对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此次会议聚焦中药现代化研发重难点,诚邀全国中医药专家共同讨论“大健康”新时代背景下传统药...
-
振东出题,专家解题:“大健康”背景 下,振东制药率先“破冰”!
发布时间:2025/06/25
6月17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正式落地山西。该项目由中国科协主导,振东制药协办,研发总裁游蓉丽主持。旨在通过嫁接全国学会的学术资源助力山西地区药企实现技术升级,推动当地中医药企业集群全面...
-
振东集团资助范围辐射全国,形成”爱出者爱返”的闭环
发布时间:2025/06/11
在商业与公益的天平上,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选择了后者——即便负债也要坚持的”变态慈善”。这家从太行山走出的民营企业,用32年时间构建起一套独特的公益生态系统,累计捐赠超10亿元,将”与民同...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芯片制造商扩产能 短期“缺芯”问题仍难解
发布时间:2021/05/03 财经 浏览次数:514
芯片危机愈演愈烈,已经从汽车、手机行业逐渐蔓延到其他领域。为解决全球芯片供应缺口,芯片厂商纷纷采取行动,三大芯片制造商——英特尔、三星、台积电陆续宣布将扩大芯片产能。但远水解不了近渴,芯片供应短缺问题仍将持续一至两年。
“缺芯”蔓延多个行业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缺芯”困扰着全球各大科技行业,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越来越多的人在家工作和学习,导致市场对智能手机和电脑中使用的芯片等各类半导体产品的需求增加。该问题已影响到包括汽车、手机、电脑、家电在内的多个产业。如今已经蔓延到了电视机和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领域。
据美国知名投行高盛最新研报显示,全球有多达169个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芯片短缺的打击,包括从钢铁产品到空调制造等所有行业,甚至连啤酒、肥皂生产也受到了影响。
今年以来,福特、丰田、大众等超过15家车企的34家工厂已出现“缺芯”停产事件,中国的造车新势力代表蔚来3月底也因缺芯而停产了5天。
对于出现芯片短缺的原因,小米集团合伙人、红米总经理卢伟冰近日表示,首先在需求侧,5G芯片的产能大约是4G芯片的两倍左右;而在供应端,去年疫情在全球的蔓延让一些晶圆厂的投资产生了迟疑,导致备货不足。
芯片制造即将扩产
受不断膨胀的需求驱使,各大企业都开始努力扩大芯片产能。三星电子也宣布将在十年内斥资1000多亿美元扩大半导体业务。
4月29日,三星晶圆部门副总裁Han Seung-hoon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宣布,其位于首尔以南平泽地区的第二条生产线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生产,届时将最大程度地提高其晶圆代工产能。
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台积电也表示,计划未来三年投资1000亿美元扩充芯片产能,在全球范围内选址建设新工厂。4月22日,台积电临时董事会核准资本预算28.87亿美元(约合187亿元人民币),将在其南京工厂扩产28nm制程产能,预计2022年下半年开始量产,目标2023年达到每月4万片的产能。
英特尔在3月底也宣布,将投资200亿美元以大幅提高产能,包括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建两座芯片工厂,并向外部客户开放工厂,尽力拓展先进芯片制造能力。
芯片短缺还要持续多久
至于缺货问题什么时候能缓解,业界一致认为短期内难以解决。虽然美国思科CEO查克·罗宾斯认为只需要六个月时间就能度过芯片短缺时期。但大部分制造企业高管并没有这么乐观。在英特尔的CEO帕特·基辛格看来,因为建造一个装配线或晶圆厂需要一段时间,全球芯片供应短缺的局面可能还会持续两年。卢伟冰也认为,今年肯定不可能缓解了,而且大概率明年依然会出现整体缺货的状况。
戴姆勒预计全球芯片短缺局面到今年夏季可能缓解,但可能要到2022年才能完全解决。咨询机构罗兰贝格公布的一项研究中也预测,芯片短缺将持续到明年。
芯片国产化势在必行
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资本也非常看好芯片产业的发展。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2020年上半年,我国半导体的投资总额超过了前10年的总和,这为中国芯片国产化注入新动力。
在晶圆厂持续扩产和半导体国产化的大趋势下,国产替代产品研发制造进程有望加速。芯片制造离不开光刻机,据光刻机巨头ASML在今年一季度的财报显示,中国大陆已经成为ASML的第三大市场,一季度,ASML共有11台光刻机销往中国大陆。
在国内产业链的努力之下,中国芯的真正崛起也将加速。根据中微半导体创始人尹志尧此前的说法,国产芯片实现70%的自给率目标,大概需要5-10年。(记者 刘芃)
上一篇: [图解]《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下一篇: 武汉消费月激发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