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发难题有新招:振东制药达霏欣推出“内服外治”方案,助力毛囊新生
发布时间:2025/07/24
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加剧、作息不规律及环境因素影响,脱发、白发问题呈现年轻化趋势,成为困扰现代人的普遍健康难题。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传统单一治疗手段逐渐显露出局限性。近日,专注毛发健康领域22年的达...
-
“大健康”中医药技术壁垒下,振东制药靠“一问一答”成功破局
发布时间:2025/06/26
6月17日,中国药理学会党委书记杜冠华率专家团队赴振东制药开展专项技术对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此次会议聚焦中药现代化研发重难点,诚邀全国中医药专家共同讨论“大健康”新时代背景下传统药...
-
振东出题,专家解题:“大健康”背景 下,振东制药率先“破冰”!
发布时间:2025/06/25
6月17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正式落地山西。该项目由中国科协主导,振东制药协办,研发总裁游蓉丽主持。旨在通过嫁接全国学会的学术资源助力山西地区药企实现技术升级,推动当地中医药企业集群全面...
-
振东集团资助范围辐射全国,形成”爱出者爱返”的闭环
发布时间:2025/06/11
在商业与公益的天平上,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选择了后者——即便负债也要坚持的”变态慈善”。这家从太行山走出的民营企业,用32年时间构建起一套独特的公益生态系统,累计捐赠超10亿元,将”与民同...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南工大先进材料研究院十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论道未来科技分享最新科研成果
发布时间:2022/10/15 新闻 浏览次数:329
据报道,在10月7~8日举行的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1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光电子学、材料与能源国际研讨会上,300多位师生齐聚线下、数千名学者相约云端,聚焦光电子学、材料与能源领域等学术前沿,分享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共话科技高质量发展。
论道未来科技分享最新科研成果
“一滴水能直接点亮一只白炽灯泡……”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纳米科学研究所所长郭万林分享了智能纳米材料与系统研究进展,介绍了如何用纳米结构材料与水作用生电。他表示,水伏效应为全链条式捕获地球水循环的水能提供了新方向,水伏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能减缓大气升温,是真正的绿色能源。
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冷劲松介绍了激励响应复合材料的4D打印和应用。这种具有形状记忆的聚合物是在温度、湿度、电场等外界刺激条件下会发生相应形状变化的智能材料,比如在打电话时,原本平整的机身会自动卷曲到一个便于接听的角度;一件时尚的衣服会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变形。
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格里菲斯大学赵惠军教授解锁了非贵金属材料的催化能力,介绍了可食用催化剂。新加坡国立大学陈小元教授介绍了纳米药物调节免疫抑制肿瘤环境方面的成果,还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目前含抗体纳米药物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为抗癌纳米药物的构建提供新的见解。
聚焦创新发展研讨学科交叉与融合
“纵观国际分子材料的发展,分子功能的智能化成为总趋势,而分子智能化的关键是分子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这也是解决智能材料‘卡脖子’问题的关键。”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彭孝军提出,光学材料更应该注重智能化分子设计,实现性能上的变革性突破。他表示,在柔性光学显示材料领域,急需开展柔性显示化学材料的原始创新;在生物医学领域,急需各类分子探针、精准成像、靶向药物等智能化分子体系及器件系统,促进化学、材料、生物等学科交叉发展。
南工大先进材料研究院王娜娜教授表示,在钙钛矿光电器件领域,引入添加剂进行缺陷钝化是实现高性能钙钛矿材料的有效策略。她所在团队研究出一种添加剂筛选的普适性方法,对实现高性能钙钛矿光电器件具有重要意义,筑就材料与光电器件学科融合的“立交桥”。
碳纳米管在生物传感、生物成像和量子光学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可作为透明电极应用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中。而碳纳米管易于通过聚集诱导的非辐射衰减而发生荧光猝灭。“如何克服OLED中蓝光效率低、稳定性差等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马於光表示,要克服有机蓝光研究瓶颈,必须在材料结构设计、制备等方面多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