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发难题有新招:振东制药达霏欣推出“内服外治”方案,助力毛囊新生
发布时间:2025/07/24
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加剧、作息不规律及环境因素影响,脱发、白发问题呈现年轻化趋势,成为困扰现代人的普遍健康难题。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传统单一治疗手段逐渐显露出局限性。近日,专注毛发健康领域22年的达...
-
“大健康”中医药技术壁垒下,振东制药靠“一问一答”成功破局
发布时间:2025/06/26
6月17日,中国药理学会党委书记杜冠华率专家团队赴振东制药开展专项技术对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此次会议聚焦中药现代化研发重难点,诚邀全国中医药专家共同讨论“大健康”新时代背景下传统药...
-
振东出题,专家解题:“大健康”背景 下,振东制药率先“破冰”!
发布时间:2025/06/25
6月17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正式落地山西。该项目由中国科协主导,振东制药协办,研发总裁游蓉丽主持。旨在通过嫁接全国学会的学术资源助力山西地区药企实现技术升级,推动当地中医药企业集群全面...
-
振东集团资助范围辐射全国,形成”爱出者爱返”的闭环
发布时间:2025/06/11
在商业与公益的天平上,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选择了后者——即便负债也要坚持的”变态慈善”。这家从太行山走出的民营企业,用32年时间构建起一套独特的公益生态系统,累计捐赠超10亿元,将”与民同...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两会议食厅:何为“十四五”食品行业发展可行解?
发布时间:2021/03/11 商业 浏览次数:504
北京3月11日讯(记者 刘潇潇 韩肖 石兰)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站在这一重要的历史交汇点上,该如何描绘食品行业的前景和蓝图?食品行业的未来发展路在何方?
近日,由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经济网、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承办的2021年“两会议食厅”以“云会议”的形式在线上举办。多位参会代表委员和行业专家在会议中分享了对于“十四五”时期食品行业发展的真知灼见,从健康中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等角度来为食品行业的明天“把脉开方”。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国民健康,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持续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对此,参会嘉宾们认为,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过程中,食品产业将担负起更为重要的使命和担当。
“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是促进食品行业转型升级和效益提升强有力的助推剂,为一些领域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食品研究院副院长乔晓玲表示。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董事长、河北省天然色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卢庆国提出相同观点:“让人民吃得健康是食品行业的责任,也是食品行业的发展机遇。”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品质要求日益提高。“这将促进食品产业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产品结构深度调整、食品产业高质、高效发展,食物营养功能评价研究将得到快速发展和落地应用,食品安全监管与供应链质量控制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乔晓玲委员认为。
在大健康发展的趋势下,产品和服务应该如何转型升级?全国政协委员、合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洪明基建议,应抓住这样的机遇和风口,加大对健康产业“后台研发、前端营销”,做好赋能和布局。“把产品服务从单一功能构建成‘立体价值’,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升级的健康产品和服务。”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健康饮食文化建设,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实施营养干预。“这样既可以解决营养元素缺乏的问题,也能防止高油脂、高糖等问题。”卢庆国代表认为,为达成“吃得健康”的目标,未来植物提取、天然食品行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助力中国“食安梦”
建设健康中国,离不开食品安全战略的实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强化食品药品疫苗监管”。对此,中国工程院陈君石院士表示: “‘十四五’期间,我国应将食品安全的水平推向新高度,不仅满足于食品抽检的合格率,也要在全产业链整个过程中提高保障水平。”陈君石院士建议,每一个企业、每一个环节都应建立起溯源体系,以加强食品安全的管控。
针对这一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静认为,“十四五”时期应围绕着农产品全产业链的质量安全全程控制的重大需求,来开展多方的协同创新工作。
“食品安全、农产品安全无小事,事关广大消费者健康和安全。我们要紧绷这根弦,综合施策,走自主创新发展新路,努力构建起一道包括政府、企业、农民、第三方机构、科学家、消费者多元共治的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屏障。” 王静委员表示。
牢牢守住“舌尖上的安全”,食品企业始终是第一责任人。作为离消费者距离最近的餐饮业从业者,全国政协委员、陶然居饮食文化集团董事长严琦对食品安全保障这一话题感触颇深。在她看来,小小的餐桌同时连着两头,“一边是来自供应商的可靠源头,另一边是来自田间地头,两头都有保障,食品安全就有了保障。”
关注源头质量管控的还有来自乳制品行业的代表。全国人大代表、蒙牛集团研发创新部营养健康经理史玉东表示,食品企业应坚持“没有质量一切都是负数”、“质量是最大的正直”等质量管理要求,坚决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管控食品安全,同样离不开方式的改变与创新。全国政协委员、禧云国际董事长刘延云认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应从事后追责向事前防范转变。“建立健全科学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规范操作与生产,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
科技创新赋能转型升级
在会议期间,“科技”和“创新”是代表委员们使用率最高的关键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并提出要“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推进食品行业转型升级,加快高质量发展,始终离不开的是生产方式和技术的变革和创新。
作为来自连锁经营企业的代表,全国人大代表、重庆永辉超市党办主任华晓丽建议,应逐步推进预包装食品将条码升级为二维码,增加商品透明度,便于产品追溯及打击假冒伪劣,保障食品安全。
“二维码虽小,但其可以承载生产者名称、产地、联系方式、配料批次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实现食品生产全程透明和可追溯,为食品安全保障提供了科技支持。”华晓丽代表说。
寻求科技帮忙的还有貌似传统的餐饮行业。严琦认为,餐饮企业必须坚持“科技+实体+品牌”结合,推进科技赋能,加快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拓宽消费者应用场景,才能焕发新的生机。
在王静看来,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目前应尽快解决科研和应用“两张皮”的现状,加强产业发展和监管,构建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由被动到主动转变的防控体系。“我相信经过五年的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科技水平将进入到世界前列,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能真正实现大幅度提升。”
“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对于餐饮、食品加工和农业等领域带来的机遇是无限的。”刘延云认为,在“健康中国”战略下,未来食品、餐饮及农业企业或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自身效率的改变和提升,将决定是否拥有面向未来持续发展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