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发难题有新招:振东制药达霏欣推出“内服外治”方案,助力毛囊新生
发布时间:2025/07/24
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加剧、作息不规律及环境因素影响,脱发、白发问题呈现年轻化趋势,成为困扰现代人的普遍健康难题。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传统单一治疗手段逐渐显露出局限性。近日,专注毛发健康领域22年的达...
-
“大健康”中医药技术壁垒下,振东制药靠“一问一答”成功破局
发布时间:2025/06/26
6月17日,中国药理学会党委书记杜冠华率专家团队赴振东制药开展专项技术对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此次会议聚焦中药现代化研发重难点,诚邀全国中医药专家共同讨论“大健康”新时代背景下传统药...
-
振东出题,专家解题:“大健康”背景 下,振东制药率先“破冰”!
发布时间:2025/06/25
6月17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正式落地山西。该项目由中国科协主导,振东制药协办,研发总裁游蓉丽主持。旨在通过嫁接全国学会的学术资源助力山西地区药企实现技术升级,推动当地中医药企业集群全面...
-
振东集团资助范围辐射全国,形成”爱出者爱返”的闭环
发布时间:2025/06/11
在商业与公益的天平上,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选择了后者——即便负债也要坚持的”变态慈善”。这家从太行山走出的民营企业,用32年时间构建起一套独特的公益生态系统,累计捐赠超10亿元,将”与民同...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人工智能赋能 中国智造已然腾飞
发布时间:2021/05/23 商业 浏览次数:512
中国经济网天津5月22日讯(记者 杨秀峰)在5G未来工厂,无人搬运车来回穿梭、5G远程驾驶十几公里外的无人汽车、手机下单个性化产品后企业自动生产并配送……在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科技展上,中国联通的5G未来智能工厂体验专区迎来众多观众驻足。
图为中国联通展示的未来5G智能工厂。中国经济网记者杨秀峰摄
天津联通政企客户事业部总经理陈凤衍介绍说,未来工厂接到订单后,制造流程全部是智能化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将是今后工厂的发展方向。
共创智能智造时代
人工智能发展迅猛,未来已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1565亿美元,增长率为12%。
“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是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主要技术路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在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高峰会上点明人工智能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则在大会指出,“今天的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互联网产业市场,市场的需求必将催生创新科技、创新产品,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贡献具有中国特色的样本和方案。我们要更加积极融入国际人工智能的创新生态。”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肇雄说:“目前,人工智能产品融合能力持续提升,技术应用拓展到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慧器械等各个领域,智能+产品和服务日渐丰富,积极发展态势加快形成,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加。”
“11年前,作为一个制造业的外行,开始做制造,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小米模式曾经制造了很多终端产品,今天我们用小米模式来做设备、做智能工厂的解决方案,更深地植根制造业,帮助整个制造业提升效率。”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大会上表示。
智能智造让生活更有温情
相隔千里拍摄一张全家福,观看足球比赛随心选择画面视角,家中小朋友偷吃冰激凌时冰箱会发出警报……从智能家居到万物互联的智慧城市、从工业生产到自动驾驶,我国的智能智造产业发展迅速,已给我们的衣食住行带来很多改变。
图为观众在智慧家居展示区体验。中国经济网记者杨秀峰摄
在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孙宁看来,智能技术已经逐渐走向高端市场,催生更多创新应用及业态,进一步走进大众生活,惠及民生。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也表示,从科技养老到智慧医疗、智慧教育,人工智能让社会变得更有温度。幸福生活需要人工智能,工业强国必须要用到人工智能来进行价值链的重塑。在“十四五”期间,掌握了人工智能的制高点就掌握了价值链的全球话语权,同时掌握了使得本国人民享受未来的社会红利。
突破硬核科技赋能倍增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正重塑经济活动各环节,催生新业务、新模式和新产品,与社会经济各领域深度融合,加速落地应用。
5月20日,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教授、院长林毅夫在大会上表示,大数据、人工智能正是换道超车的优势所在。如果在人工智能换道超车方面能够取得新突破,也可以来改造传统制造产业,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
“人工智能要聚焦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成果落地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充分发挥智能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赋能倍增作用。”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认为。
万钢在大会上指出,人工智能领域还需要突破若干前沿科学和关键技术。有效地将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相结合,构建知识群、技术群、产业群互动融合的,人才、制度、文化相互支撑的,高水平开放的、创新的生态系统。
作为企业代表,对于智能制造,雷军则表示,“制造领域也需要突破硬核科技,无论是材料领域还是装备领域,都有非常多的技术难点,这需要我们下更大的功夫。其次,需要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造全球的人才高地。最后,还需要营造创新环境。”
上一篇: 堵住汽车数据安全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