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发难题有新招:振东制药达霏欣推出“内服外治”方案,助力毛囊新生
发布时间:2025/07/24
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加剧、作息不规律及环境因素影响,脱发、白发问题呈现年轻化趋势,成为困扰现代人的普遍健康难题。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传统单一治疗手段逐渐显露出局限性。近日,专注毛发健康领域22年的达...
-
“大健康”中医药技术壁垒下,振东制药靠“一问一答”成功破局
发布时间:2025/06/26
6月17日,中国药理学会党委书记杜冠华率专家团队赴振东制药开展专项技术对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此次会议聚焦中药现代化研发重难点,诚邀全国中医药专家共同讨论“大健康”新时代背景下传统药...
-
振东出题,专家解题:“大健康”背景 下,振东制药率先“破冰”!
发布时间:2025/06/25
6月17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正式落地山西。该项目由中国科协主导,振东制药协办,研发总裁游蓉丽主持。旨在通过嫁接全国学会的学术资源助力山西地区药企实现技术升级,推动当地中医药企业集群全面...
-
振东集团资助范围辐射全国,形成”爱出者爱返”的闭环
发布时间:2025/06/11
在商业与公益的天平上,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选择了后者——即便负债也要坚持的”变态慈善”。这家从太行山走出的民营企业,用32年时间构建起一套独特的公益生态系统,累计捐赠超10亿元,将”与民同...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新冠病毒会通过食品传播吗
发布时间:2021/01/28 财经 浏览次数:532
近日,不少食品外包装或内表面检测出核酸阳性,消息引起公众疑虑:各类食品尤其是进口食品还能放心吃吗?新冠病毒会通过食品传染给人吗?权威专家近日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食品检测出核酸阳性不等于存在活病毒,而即使存在活病毒也并不等于一定会感染人。新冠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仍然是飞沫和接触传染,普通消费者只要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饮食感染的几率非常小。
“商品表面检出核酸阳性并不奇怪,最需要关注的是这样的‘阳性’是否可传染。”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告诉记者,目前,新冠病毒核酸的检测方法是针对它的RNA,无论病毒是死是活全都能测出来,甚至病毒已经“死无全尸”也可能测出来。核酸检测呈阳性,有可能是活病毒,也可能是死病毒或病毒片段,不一定代表有传染性。
假如食品中存在活病毒,会不会感染人?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解释,在实验室做检测时,有一个非常客观的指标叫CT值。CT值越大(比如高于30或者35),说明它的污染量越小,含有活病毒的概率就越低;但这个CT值若小于30时,表示污染量比较大,有活病毒的可能性就会高一些。在全国所有进口的冷链食品、货物中,检测显示大多数CT值比较高,也就是污染比较轻。通常来说,由于污染造成的感染,必须是污染量比较大,同时还需要长期反复接触,才有可能造成感染。所以,在冷链从业人员特别是物流装卸工中,发现的感染病例就相对比较多一些。
“对于消费者来讲,即使是不小心购买了受污染的食品,通常造成感染的风险也是很低的,甚至即使是食用了受到污染的冷链食品,通常也不会导致感染。”吴尊友说,因为一方面食品在煮熟加工过程已经灭活病毒;另一方面新冠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人的胃酸足够强大将其灭活。到目前为止,也并没有发现通过消化道造成呼吸道感染的疾病,至少新冠病毒不会。
近期,我们发现在进口的货物中,核酸检测阳性的情况比之前有所增多,其实是正常现象。钟凯分析,这可能与国外疫情尚未完全得到控制、我国进入冬季低温会延长病毒存活时间等因素相关。“目前,我国各地出现的疫情主要是冷链从业人员感染导致的人传人和境外输入人员导致的人传人,而导致疫情扩大的超级传播事件都是人传人。虽然我们不断发现各种进口货品检出阳性,但是并没有发现普通的消费者因受污染的商品而感染。显然,防人甚于防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才是疫情防控的关键。”
那么采购和处理食品需要注意什么呢?钟凯提醒,消费者如果购买冷链食品,主要是外出购物戴好口罩,购物和后续处理过程注意卫生,不要乱摸口鼻眼。对于水果,只要我们注意手部卫生,食用前用流水清洗,应该就不会有感染的风险。(经济日报记者 吴佳佳)
上一篇: 商务部:确保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