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联系电话:185 8888 888

财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财经 > 粮食产能为何成为主要指标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粮食产能为何成为主要指标

发布时间:2021/03/20 财经 浏览次数:534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列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并明确为约束性目标,数值为6.5亿吨,即1.3万亿斤。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其分量举足轻重、意义非同寻常。无论是强调当期粮食产量还是预期粮食产能,都体现了中央对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视。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最好的时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有力支撑了重要农产品供给。从科技来看,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从耕地来看,划定9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1亿亩大豆生产保护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超过10亿亩,建成8亿亩“一季千斤、两季吨粮”的高标准农田。这些数据反映在粮食产量上,就是总产站稳在1.3万亿斤台阶。

  南京林业大学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高强表示,我国粮食安全当前供给没有问题,中长期供应也有保障。然而,要清醒地认识到新发展格局的一大变量是粮食。“十四五”时期,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不会改变。比如,谷物和谷物粉进口依然存在,大豆仍将是进口量最大的粮食品种。随着城镇化推进和消费升级,粮食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而粮食生产又面临水土资源的硬约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也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高强表示,去年国家对粮食生产采取了多年少有的超常规举措。比如,在大规模春播前,就将粮食生产目标下达各省级人民政府;在恢复双季稻、提高最低收购价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此次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列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首次设置粮食安全指标,就是要释放强烈信号,要求各级政府强化硬约束、出台硬措施,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粮食产能要确保在1.3万亿斤以上,从品种看要做到“两稳一增”:稳口粮,即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南方双季稻扩种的面积要稳住、单产要提高,黄淮海和西北地区小麦面积要力争有所恢复;增玉米,要重点扩大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玉米面积;稳大豆,要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力争面积稳定在1.4亿亩以上。

  专家认为,从中长期看,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需要的时候产得出、供得上,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从基础上为粮食安全提供支撑。

  今年,农业农村部计划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任务量比去年增加25%。同时,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开展保护性耕作6000万亩。唐仁健表示,确保耕地数量,要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18亿亩耕地是吃饭的家底,必须坚决守住红线。同时,由于我国耕地总量少,不可能什么都种,必须集中力量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把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表示,我国种业自主创新与发达国家有差距,有些品种单产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核心技术原创不足,商业化育种体系不够健全。要把种业作为“十四五”农业科技攻关的重点任务来抓,确保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具体如何行动?万建民认为,一要打牢基础,建好种质资源库和种业基地。现有农作物资源库容量为40万份,新库建成使用后可保存150万份种质资源,这是种业创新的物质基础。目前已有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种业基地,下一步要打造国家南繁硅谷等种业基地。二要加大创新,加快启动实施种源“卡脖子”攻关和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水稻、小麦要加快优质专用品种选育、保持竞争力,大豆要加快高产高油高蛋白品种选育,生猪、奶牛等品种关键性能要赶上国际先进水平。(经济日报记者 乔金亮)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