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发难题有新招:振东制药达霏欣推出“内服外治”方案,助力毛囊新生
发布时间:2025/07/24
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加剧、作息不规律及环境因素影响,脱发、白发问题呈现年轻化趋势,成为困扰现代人的普遍健康难题。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传统单一治疗手段逐渐显露出局限性。近日,专注毛发健康领域22年的达...
-
“大健康”中医药技术壁垒下,振东制药靠“一问一答”成功破局
发布时间:2025/06/26
6月17日,中国药理学会党委书记杜冠华率专家团队赴振东制药开展专项技术对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此次会议聚焦中药现代化研发重难点,诚邀全国中医药专家共同讨论“大健康”新时代背景下传统药...
-
振东出题,专家解题:“大健康”背景 下,振东制药率先“破冰”!
发布时间:2025/06/25
6月17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正式落地山西。该项目由中国科协主导,振东制药协办,研发总裁游蓉丽主持。旨在通过嫁接全国学会的学术资源助力山西地区药企实现技术升级,推动当地中医药企业集群全面...
-
振东集团资助范围辐射全国,形成”爱出者爱返”的闭环
发布时间:2025/06/11
在商业与公益的天平上,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选择了后者——即便负债也要坚持的”变态慈善”。这家从太行山走出的民营企业,用32年时间构建起一套独特的公益生态系统,累计捐赠超10亿元,将”与民同...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种粮赚钱不能仅靠涨价
发布时间:2021/05/14 财经 浏览次数:491
让农民种粮有钱赚,仅靠粮价上涨是不现实的,根本途径还在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为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让农民种粮有钱赚”,这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让种粮有合理收益”一脉相承。对农民来说,种粮自然会算经济账。愿不愿意种,愿意种多少,关键要看能不能赚到钱。现在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旨在通过治本之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切实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种粮比较效益低,一般家庭仅仅靠种粮来致富比较难。这是毋庸讳言的基本事实。小农户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力军,种粮收益低于种蔬菜、草莓等经济作物收益,低于养鱼、养虾、养蟹等养殖业收益,低于外出打工收入。农民辛苦劳作一年,种一亩粮的年收入,有时甚至不及打工一天赚得多。这也是部分农村出现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甚至弃耕抛荒的重要原因。
以往经验告诉我们,农民种粮收入高低与粮价涨跌直接相关。粮价上涨,农民种粮收入会增加,反之亦然。去年国内粮价出现持续性上涨,打破了粮价长期低位运行态势,种粮农户收入有所增加。今年国内粮价高位运行,国际粮价持续上涨,进一步强化国内粮价上涨预期,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从目前粮食生产情况看,冬小麦面积实现近4年来首次增加,早稻面积保持稳定,玉米面积比上年增加,这为全年粮食稳产丰收奠定了较好基础。
然而,必须清醒认识到,粮价上涨,种粮成本也在上涨。今年人工成本、土地租金和农药、化肥等农资价格普遍上涨,一些地方耕地租金亦水涨船高,这势必会吞噬掉粮价上涨带来的部分收益。而且,农业生产中一直存在“谷贱伤农”这种“丰收悖论”现象,粮食丰收了,粮价可能会下跌,农民增产不增收。
也就是说,让农民种粮有钱赚,仅靠粮价上涨是不现实的,还需要加大种粮补贴力度。今年我国继续稳定和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提高籼稻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稳定和完善玉米生产者补贴、轮作补贴、耕地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补贴政策,让农民种粮有收益、不亏本。扩大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益保险试点范围,通过风险管控确保农民在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能保本有收益。
让农民种粮有钱赚,根本途径还在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为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首先,真正落实“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战略。加强耕地保护,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不断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强化农业生产科技支撑,解决好种子问题,提高稻谷、小麦品质和大豆油脂含量,提高粮食单产和市场适应度。
其次,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周到便利的社会化服务,降本增效,从根本上解决粮食生产中存在的“谁来种地”“地怎么种”和土地“碎片化”等问题。
此外,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通过优粮优产、优质优价解决种粮比较效益偏低的问题,真正实现增产又增收。
粮食是一种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一头连着种粮农民,一头连着消费者。国家必须兼顾好种粮农民和消费者利益,加大粮食调控力度,提高调控的精准度,做好粮食收购、储备和市场调节,保障粮食稳定供应,确保粮食价格波动在合理范围内,真正做到“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经济日报记者 刘慧)
上一篇: 沿着高速看中国:太旧高速串起发展新希望
下一篇: 鞍钢不再“穿着棉袄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