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发难题有新招:振东制药达霏欣推出“内服外治”方案,助力毛囊新生
发布时间:2025/07/24
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加剧、作息不规律及环境因素影响,脱发、白发问题呈现年轻化趋势,成为困扰现代人的普遍健康难题。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传统单一治疗手段逐渐显露出局限性。近日,专注毛发健康领域22年的达...
-
“大健康”中医药技术壁垒下,振东制药靠“一问一答”成功破局
发布时间:2025/06/26
6月17日,中国药理学会党委书记杜冠华率专家团队赴振东制药开展专项技术对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此次会议聚焦中药现代化研发重难点,诚邀全国中医药专家共同讨论“大健康”新时代背景下传统药...
-
振东出题,专家解题:“大健康”背景 下,振东制药率先“破冰”!
发布时间:2025/06/25
6月17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正式落地山西。该项目由中国科协主导,振东制药协办,研发总裁游蓉丽主持。旨在通过嫁接全国学会的学术资源助力山西地区药企实现技术升级,推动当地中医药企业集群全面...
-
振东集团资助范围辐射全国,形成”爱出者爱返”的闭环
发布时间:2025/06/11
在商业与公益的天平上,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选择了后者——即便负债也要坚持的”变态慈善”。这家从太行山走出的民营企业,用32年时间构建起一套独特的公益生态系统,累计捐赠超10亿元,将”与民同...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东南大学入选首批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单位
发布时间:2022/12/14 产业 浏览次数:73
据报道,近日,科技部、教育部印发《科技部教育部关于批复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的函》,正式公布全国首批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单位名单。经高校联合地方政府申报、专家评审、省市上报,全国共有10所高校获批。东南大学名列其中,成为江苏唯一入选的首批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单位。
上证报记者了解到,东南大学“未来网络未来产业科技园”依托学校电子信息和未来网络等相关学科优势,由学校联合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华为、埃斯顿、中兴、中国移动、科远智慧等科技领军企业和上市公司,瞄准“无线通讯与微电子器件”“未来网络与内生安全”等尖端技术,以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基础,以完善体制机制为重点,培育引进未来网络领域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我们有最前沿的科研团队,科技成果转化和创业项目孵化是科技园的重要工作。企业有科技需求,也需要科研团队的助力,所以我们和地方政府、龙头企业的合作,是双向奔赴,各展所长,合作共赢。”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董事长邱卫东表示,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是国家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重要举措,东南大学将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有组织的科研,加快突破一批未来网络产业重点方向关键核心技术,孵化一批具有未来网络产业特征的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一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未来网络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入围全国首批建设试点,产业园未来的发展目标更清晰。”接下来,园区将围绕“一源两区一圈”发展,“一源”是指驱动源,即东南大学强势工科学科建设和人才优势,“两区”是指原始创新区和成果转化孵化区;“一圈”是指围绕江宁经开区所形成的产业集聚圈。科技园还将探索“学科+产业”的创新模式,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专业化能力,构建未来网络产业应用场景,加快集聚人才、技术、资金、数据等创新要素,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打造未来网络产业创新和孵化新高地。
据介绍,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已建有南京玄武、栖霞、高新、江宁、下关和苏州、扬州等多个园区,在园企业5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60余家,已孵化培育1000多家科技型企业。近年来,园区大力推进“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建设,促成百余家园区企业与高校院系、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等开展产学研合作,累计申报各类知识产权1500余件,受权1100件,近300家园区企业获得融资累计超过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