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琴、兰山区人大代表全传晓建议:完善商业信用体系建设 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利益
发布时间:2025/03/06
2025年3月6日,金融时报社刊载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琴、兰山区人大代表全传晓关于“完善商业信用体系建设 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利益”的署名文章。人大代表围绕构建商业信用展开,分析其在实体经济中的作用、存在问题,探讨...
-
@全体毕业生,这4万份打包胶带为你送上毕业祝福!
发布时间:2024/06/28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份打...
-
贵阳市云岩区溯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合体”成立
发布时间:2024/06/11
2024 年 6 月 7 日,贵阳市云岩区溯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合体”成立大会盛大举行。此次大会参会人员包括阎毅、杨健铭、丁鲁黔等在内的 30 余位各界人士。 身为金牌调解员的阎毅,凭借其丰富的调...
-
新起点,新力量:贵阳市云岩区诉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挂牌成立
发布时间:2024/05/31
5月27日,贵阳市云岩区诉源纠纷调解服务所(下简称诉源纠纷调解所)正式挂牌成立。 诉源纠纷调解所,系在贵阳市云岩区法学会一届二次会长会议审核通过,经贵阳市云岩区法学会批准设立的一家民办非企业性质的调解...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科技扶贫路,一走就是三十五年
发布时间:2020/04/22 新闻 浏览次数:581
【脱贫攻坚·扶贫人物】
4月18日晚9时许,在浓浓夜色中,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常明昌从460公里外的大同广灵食用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返回学校。
6个多小时车程、来回900多公里,常明昌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50多趟。作为山西省现代食用菌产业的奠基人,像这样的科技扶贫路,在他的脚下走出了40多条,一走就是35年。
翻开常明昌的朋友圈,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不同的地方:3月30日,长治沁县、晋中榆社;4月3日,吕梁中阳;4月11日,临汾汾西;4月14日,吕梁临县……
基地产业规划、蘑菇生长情况、农民技能培训、标准化生产、产量如何、市场怎样……去到不同的基地,常明昌要考虑不同的事情。
在广灵食用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里,菇农们围在常明昌身旁,“花菇什么时候采更好”“一天采几次”……常明昌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手把手传授。他说,与菇农们在一起,是他最开心的事情。
1985年,21岁的常明昌大学毕业后来到山西农业大学工作,一边教书育人,一边致力于食用菌科研和成果转化。“论文写得好,只是纸上谈兵,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农民可以掌握的实用技术,才充满活力。”这是常明昌常挂在嘴边的话。经过刻苦钻研,他掌握了一整套食用菌栽培生产技术,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些技术推广到农村去,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开拓出一条新路。
1999年,常明昌在国家级贫困县临汾市安泽县蹲点扶贫,帮助当地发展香菇产业。9个月里,他每天穿梭于菇棚之间,奔波在山间小路上,往返安泽县100多次,行程6万多公里。在他的努力下,两年时间,安泽县建成30个大型食用菌生产基地,新增产值4000万元,11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
4月,正是菌袋进棚上架时节,吕梁临县青凉寺乡柳沟村山圪崂农业合作社的生产车间里,合作社理事长郭凯嘉在一排排大棚间跑来跑去,指挥村民将菌袋搬到大棚内的菇架上。“常教授告诉我们,今年香菇价格喜人,又是一个丰收年。”郭凯嘉高兴地说。
临县山圪崂农业合作社建有500平方米生产车间,管理着11个发菌棚、31个出菇棚,年产香菇近40万袋。由于合作社生产的优质菇比例高,收益比别的基地高30%左右,产值可达300多万元。
“常教授将他多年的科研成果总结成简单易懂、操作性很强的技术流程,只要按流程上的时间节点上架、割袋、补水……出现异常及时与技术人员沟通,绝对没有问题。”一说起常明昌,郭凯嘉就有说不完的话。
2014年,常明昌团队在临县开始食用菌科技扶贫。该县香菇产业从零起步,目前已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共有食用菌企业和合作社62家,2019年栽培香菇1500多万袋,鲜菇产量达1.1万吨,产值突破1.3亿元。
常明昌始终奔波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先后在山西省40多个县区开展科技扶贫,推广优良品种300多个,建立了全省最大的香菇、木耳、白灵菇、绣球菌、杏鲍菇、灵芝、猴头等基地,经济效益达36亿元以上,数十万农户因此受益。
扶贫过程中,常明昌十分注重农民技能提升,先后举办食用菌培训400多期,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他还开设了免费咨询电话、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把实验做在农户家中。35年来,他先后发表论文216篇,出版著作12部,培育灵芝和猴头新品种2个,率领团队完成技术标准19项。在他主持完成的7项重大科技成果中,有3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今年的打算是要在吕梁中阳打造山西省最现代化的黑木耳生产基地。”常明昌惦记的人、惦记的事越来越多。
(本报记者杨珏)
上一篇: 策勒:攻克人多地少就业难题
下一篇: 个人最高申请创业担保贷款二十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