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发难题有新招:振东制药达霏欣推出“内服外治”方案,助力毛囊新生
发布时间:2025/07/24
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加剧、作息不规律及环境因素影响,脱发、白发问题呈现年轻化趋势,成为困扰现代人的普遍健康难题。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传统单一治疗手段逐渐显露出局限性。近日,专注毛发健康领域22年的达...
-
“大健康”中医药技术壁垒下,振东制药靠“一问一答”成功破局
发布时间:2025/06/26
6月17日,中国药理学会党委书记杜冠华率专家团队赴振东制药开展专项技术对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此次会议聚焦中药现代化研发重难点,诚邀全国中医药专家共同讨论“大健康”新时代背景下传统药...
-
振东出题,专家解题:“大健康”背景 下,振东制药率先“破冰”!
发布时间:2025/06/25
6月17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正式落地山西。该项目由中国科协主导,振东制药协办,研发总裁游蓉丽主持。旨在通过嫁接全国学会的学术资源助力山西地区药企实现技术升级,推动当地中医药企业集群全面...
-
振东集团资助范围辐射全国,形成”爱出者爱返”的闭环
发布时间:2025/06/11
在商业与公益的天平上,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选择了后者——即便负债也要坚持的”变态慈善”。这家从太行山走出的民营企业,用32年时间构建起一套独特的公益生态系统,累计捐赠超10亿元,将”与民同...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四集中”保障特困群众同步小康
发布时间:2020/04/23 新闻 浏览次数:612
河南方城:
“四集中”保障特困群众同步小康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23日15版)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旧社会掉到‘苦窝’里,新时代住在‘福窝’里,吃不愁,穿不愁,晒晒太阳聊聊天,小康生活乐悠悠。”春日阳光照耀着河南省方城县杨集镇崔洼村幸福大院,住进这里集中托管的80岁特困老人李玉春乐呵呵地说,“党的扶贫政策真是扶到俺们贫困户的心坎里,得劲!”
这是方城县对特殊贫困群众实施兜底保障、实现同步小康的一个缩影。截至2019年年底,方城县109个贫困村全部脱贫,18972户38263人稳定脱贫,现有的3756户7309名贫困群众今年将全部脱贫。
“四集中”实现兜底保障
为保障特困群众同步小康,方城县针对贫困老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重度精神病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人员等特殊贫困群体,探索推进“四集中”兜底保障机制,研究出台《建档立卡特殊贫困群体“四集中”兜底保障实施方案》,对排查出的3293名特困人口,采取“四议两公开”办法精准澄底,确定托养对象。
方城利用敬老院、民办养老机构、危房改造集中安置点、闲置村部、校舍、厂房等,建设集中托养场所,完善“住、医、管、护”一体化保障体系。对有自理能力人员,实行村级幸福大院就近托管;对半自理能力(一定比例的无自理能力)人员,实行乡镇(街道)托养中心集中供养、托养;对无依无靠、无自理能力人员,实行县级托养中心、民办养老机构集中托养;对重度精神病、病情稳定的重病患者等无自理能力人员,实行县精神病医院、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集中康复,落实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等康养一体化服务。
目前,方城已建成县级托养中心1个、乡镇托养中心17个、村级幸福大院66个,联系精神病医院、民办养老机构2家,可提供床位1900余个,1236名特困人员初步得到“四集中”兜底保障。
产业发展促进稳定增收
春节前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赵河镇梁营村的南阳恒生地毯扶贫就业车间沉寂了好一阵子。如今,该扶贫车间已全面复工复产,每天有二三十名工人争分夺秒地加紧生产。
“年前刚在车间工作一个月,还没太熟练,现在又能开工了,心里有着落了!”今年51岁的张玉凤家里已经脱了贫,农闲时节在扶贫车间工作,等熟练掌握技术,张玉凤每月可拿到2000至3000元工资。
今年以来,方城县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推动220个扶贫产业和车间有序复工复产,10982名贫困人口就近就便返岗就业,“点对点、一站式”输送1400多名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
近几年,距离梁营村不远的枣庄村调整土地860亩,联合河南农业大学成立了方城县农业改革综合试验区,种植特色蔬菜瓜果,现有大棚11座,每棚年效益在4万至6万元之间。
今年,枣庄村200余农户又围村种植大白桃1200亩,与娃哈哈集团达成收购合作意向,预计盛果期亩产值8000至10000元。同时,解决了50名贫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带动周边100多位群众就业。
近年来,方城县按照“兴产业、带就业、促脱贫”的发展思路,强化产业扶贫,增强造血功能,大力实施“三大特色产业、六大板块、五个全覆盖”的365工程。同时,方城聚焦“双业”建成扶贫基地170个、扶贫车间50个,带动贫困就业11000多人,年人均增收9000元以上;实施到户增收1.2万户,发放补贴5475万元,户均增收1500元;以“支部+带头人+贫困户”的方式成立光荣合作社548个,带动16451户30235人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
“我们要以尽锐出战的态势开战,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决战,向贫困堡垒发起最后的冲锋总攻,确保高质量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坚决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方城县委书记褚清黎信心满怀。
(本报记者丁艳本报通讯员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