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琴、兰山区人大代表全传晓建议:完善商业信用体系建设 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利益
发布时间:2025/03/06
2025年3月6日,金融时报社刊载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琴、兰山区人大代表全传晓关于“完善商业信用体系建设 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利益”的署名文章。人大代表围绕构建商业信用展开,分析其在实体经济中的作用、存在问题,探讨...
-
@全体毕业生,这4万份打包胶带为你送上毕业祝福!
发布时间:2024/06/28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份打...
-
贵阳市云岩区溯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合体”成立
发布时间:2024/06/11
2024 年 6 月 7 日,贵阳市云岩区溯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合体”成立大会盛大举行。此次大会参会人员包括阎毅、杨健铭、丁鲁黔等在内的 30 余位各界人士。 身为金牌调解员的阎毅,凭借其丰富的调...
-
新起点,新力量:贵阳市云岩区诉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挂牌成立
发布时间:2024/05/31
5月27日,贵阳市云岩区诉源纠纷调解服务所(下简称诉源纠纷调解所)正式挂牌成立。 诉源纠纷调解所,系在贵阳市云岩区法学会一届二次会长会议审核通过,经贵阳市云岩区法学会批准设立的一家民办非企业性质的调解...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昔日荒山垃圾场 今日万亩生态园
发布时间:2020/05/08 新闻 浏览次数:584
昔日荒山垃圾场 今日万亩生态园
——新疆博乐市以生态建设助力脱贫
光明日报记者 王瑟
新疆博乐市新城区西郊有一座小山,爬到山顶,整个博乐市就展现在眼前,远处是巍峨的阿拉套山,近处是开满鲜花的万亩生态园。
一位被阳光晒黑的中年人笑眯眯地走到我们面前,他指着脚下小山说:“这是我们博乐市最年轻的山,叫青山。4年前,这里没有山,它是由城市建筑垃圾堆出来的山。当时这里是博乐市最荒凉的地方,没有人愿意来这里居住,自然条件太恶劣。”
他叫巴依卡,博乐市林草局干部,现在负责万亩生态园建设的技术工作。说起自己现在的工作,他笑着说:“我亲眼见证了这里荒山变绿洲的奇迹,见证了城市面貌的蝶变,更见证了这里助力脱贫发生的巨大改变。”
博乐市林草局干部巴依卡。光明日报记者 王瑟摄
垃圾场变身生态园
4年前,这里是个堆满建筑废弃物的垃圾场。风一吹,废旧塑料、纸张碎片、沙土粉尘全往市区跑,荒凉又高低不平的戈壁滩没有一丝绿色。
为了根治博乐市的城市环境,经过多次认真调研与科学分析,博乐市决定在这里建设万亩生态园,并选择抗寒、抗旱、耐碱,还有观赏价值的海棠树作为主栽树种。
尽管海棠树有一系列优点,可巴依卡看到这里灰黄泛碱的土地时,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海棠树能顺利种活吗?
巴依卡回忆说:“刚开始最难的问题是怎么种树。这里地表下全是石头,只能用机械方式打洞。因为土质根本不适合种树,我们就采取换土的办法,前后共换了几十万立方米。同时每年在树坑里撒羊粪,才可能保证树木的成活。”
万亩生态园里的海棠花。光明日报记者 王瑟摄
土壤有了肥力,总长度约100公里的水利灌溉系统全面铺设,至此,种树的前期准备工作才算完成。2016年秋天,这里栽下了第一批海棠树。之后3年,博乐市每逢春秋两季,都组织社会各界人士植树造林,成千上万的干部群众在这里挖树坑、卸树苗、培苗土,干劲十足,确保栽一棵活一棵,植一片绿一方。
如今,巴依卡和另一位工作人员每天都会仔细地巡视万亩生态园里的每一棵树,检查滴灌口是否出水,树木有无遭受病虫害,一旦发现,及时处理,尽最大努力保证树苗成活。“我们没有办公室,我们的办公室就是皮卡车。加一箱油两天就跑没了,整个生态园跑一圈,要用3天的时间。”巴依卡说。
经过4年的建设,博乐市万亩生态园项目总面积达6.3万亩,其中仅人工造林面积就达3万亩,计划2021年完成目标。万亩生态园里仅海棠树就有七八个品种,树苗成活率在90%以上。
市民休闲好去处
市民许倩正在生态园里散步,说起这里的变化,她笑着说:“过去不想来,现在巴不得天天来。这里就像一个天然氧吧,空气清新,景色优美,是我们首选的散步、游玩之地。”
许倩想不到,当年为了整治这些垃圾,建设者们头疼不已。如果把这些建筑垃圾全部外运至垃圾填埋场,需要上亿元资金,更何况这些建筑垃圾放在哪都令人头疼。怎么办?巴依卡说:“最终我们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本着经济节约、废物利用的原则,我们将建筑垃圾全部粉碎,再用几十辆压路机层层碾实,就地堆积成山。”
山体成型,附近的博乐市五一水库库底淤泥派上了用场。用它们把山体表面覆盖得严严实实,为栽种的花草树木提供充足的养料,“垃圾山”摇身一变成为生态景观山体。
万亩生态园里游人如织。光明日报记者 王瑟摄
青山成为生态园的核心景观,围绕着青山,雾森野趣区、岩石花园区、密林景观区等多个特色功能区一一建成,观景、赏石、戏水应有尽有,为游客带来多种游玩体验。
“2017年春天,海棠树第一次开花,虽说只是零星几朵,但我们心里那个美呀,像吃了蜜一样甜。2018年这里就变成花海了,那种景色让我们感到自豪与骄傲。秋天果实丰收,一颗海棠果七八十克,那个甜呀,甜到了心里。今年4月21日,我眼看着海棠花要开,马上报告了市里,希望更多的市民能来这里赏花游园。”巴依卡自豪地说。
4月28日,2020年博乐市第二届海棠文化旅游节暨自治州“游博州·爱新疆”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在这里启动。在艳阳蓝天的映衬下,香妃海棠、红叶海棠、高酸海棠等各类海棠花争相斗艳,游客们纷纷走入海棠花丛中,拿起手机与海棠花合影留念。
64岁的市民靳花敏已在博乐市生活了20多年,是这个城市发展变化的亲历者。她说:“我眼看着这里从一片荒芜变成了如今的城中花园,看着垃圾场变成了万亩生态园,这些年来的发展变化让我们的城市和生活越来越美好。”
脱贫的强力助手
巴依卡工作时,身旁总有一群年轻人。他们或浇水或拔草,干着各种活。托合提·吐尔逊来自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伊什库力乡比格力村,他是2017年来到生态园工作的,因为工作认真努力,他每月有近4000元的收入。
托合提·吐尔逊说,家里只有9亩土地,四口人,在2013年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过去我没有什么技术,只有外出打零工,收入很不稳定。有一天,村干部来到家里说,这里在招工,还给上‘五金’。我一想,这是个好事,就报名来这里工作了。除了每个月的收入,这里吃住全免费。现在我每个月可以给家里寄回1500元到1800元,可以给妹妹买学习生活用品,还存了3万多元的存款,准备成家用。”说到这,托合提·吐尔逊笑了。
生态园不仅招收了南疆的贫困家庭人员,博乐市的一些贫困户也受益于生态园的建设。
来自博乐市五镇青得里卓村的村民牛应芳,因病致贫。2018年来生态园做起了季节工,每月可以挣到2800元的工资。说起现在的生活,他笑着说:“现在有了固定的收入,工作也不是很累,虽然我们每年4月到11月只干8个月的活,但收入已经很不错了,我家已经在2018年脱贫了。”
在一旁的木龙巴特是博乐市小营盘镇查干洪夏尔村村民,2014年因土地少,收入来源少,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说:“要感谢政府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稳定的工作。现在孩子已经当了大学生村干部,我的收入也很好,去年全家收入达到3万多元,再也不用为没有钱发愁了。”
巴依卡说:“万亩生态园需要工人日常管护,现在生态园就业人员达到47人。我们的用工以贫困人员为主,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帮助更多的贫困人员脱贫致富,让生态园成为脱贫攻坚的强力助手。”
曾经的建筑废弃物垃圾场,如今的城市“绿肺”,脱贫攻坚的强力助手,博乐市也由此享受到越来越多的“生态福利”。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07日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