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联系电话:185 8888 888

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亘古荒原“长”出绿色新家园 ――宁夏吴忠红寺堡脱贫之路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亘古荒原“长”出绿色新家园 ――宁夏吴忠红寺堡脱贫之路

发布时间:2020/05/10 新闻 浏览次数:492

    红寺堡区太阳山镇兴民村黄花菜采摘忙。本报记者 张文攀摄

    红寺堡区紫光湖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委宣传部提供

    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光彩村村民晾晒枸杞。 丁半农摄

    红寺堡区红寺堡镇中圈塘村村民高慧珍的酿酒葡萄丰收。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委宣传部提供

    红寺堡区新庄集乡白墩村的肉牛出栏销售。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委宣传部提供

    俯瞰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移民新村。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委宣传部提供

 

  【伟大壮举·扶贫印记】

  “我们分片包干,一个人95亩,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5月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光彩村,村民李海芳、马小燕正在地里忙着除草。她们身后,上千亩黄花菜、枸杞苗长势正旺。

  在红寺堡人的口中,有一个特殊的词汇——“老县”。“老县”不是一个地名,其具体指代的地方,与说话人的原户籍地对应。这“老县”所涵盖的8个贫困县,统称西海固。西海固,占据宁夏地理版图的“半壁河山”。这里曾经“苦瘠甲于天下”,只有两个标签:旱、穷。

  “有水路走水路,没有水路走旱路,水旱不通另寻出路。”1999年,为解决西海固“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中央决策兴建扬水工程,在宁夏地势平坦的红寺堡开发耕地,搬迁安置移民。21年过去,红寺堡成为全国最大的异地单体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累计开发耕地70余万亩,接纳了南部山区约23万贫困群众在此落户安家、脱贫致富。

  开发红寺堡的初心,就是“拔穷根”。从移民工程提出开始,这里的每一项工作都与扶贫紧密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红寺堡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强产业稳增收,夯基础补短板,建机制兜底线,4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12430户49198人脱贫,综合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3.46%下降到0.76%。

  产业兴,万业兴。红寺堡从黄河扬水,为用好每一滴金贵的黄河水,累计投入各类产业扶持资金7.3亿元,引导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葡萄、枸杞、草畜+黄花菜等“3+X”高效节水产业,葡萄、枸杞、黄花菜种植面积分别达10.6万亩、5.6万亩、8.02万亩,肉牛、肉羊饲养量11.2万头、90.5万只,90%以上建档立卡户有了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

  刚刚搬迁时,红寺堡无水、无电、无路,一眼望去,不见一棵树。风沙肆虐,“一碗饭半碗沙”。如今,红寺堡城乡绿荫掩映,阡陌纵横,家家户户出门就是硬化路,自来水入户率100%,所有建制村都通上了动力电、公交车、4G网络,标准化卫生室、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从开发之初,红寺堡就将教育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根本。在宁夏率先建立教育扶贫基金,每年筹措1000万元,整合燕宝基金、雨露计划等资金,给予贫困学生2000元至7000元不等的常态性资助,累计资助学生达两万余人次;教学质量在山区各县区中排在前列,大量移民子弟通过教育改变了命运,形成了教育领域的“红寺堡现象”。

  扶贫先扶志。红寺堡在脱贫攻坚中注重补精神之“钙”,先后建成29个农民文化大院,文化活动广场、乡村戏台等成为每个村的“标配”。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扶贫,激活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现精神物质“双脱贫”。

  今年3月4日,红寺堡区正式摘掉贫困的帽子,宣告退出贫困县区序列。

  (本报记者 王建宏 张文攀)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