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联系电话:185 8888 888

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2021“传播诺奖精神,共筑未来新城”青少年科技创新论坛举行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2021“传播诺奖精神,共筑未来新城”青少年科技创新论坛举行

发布时间:2021/12/13 新闻 浏览次数:426

据报道,12月10日,2021“传播诺奖精神,共筑未来新城”青少年科技创新论坛在上海中学东校大礼堂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北斗导航卫星首星总设计师、科技公司总工程师、高校教授等科学“大咖”与临港青少年分享科学探索心得,寄语临港青少年在科技创新方面不断探索。

科学家分享宝贵经验及思索

本次青少年科技创新论坛是临港新片区举办的第三届以“传播诺奖精神,共筑未来新城”为主题的科技创新论坛。区别于前两届活动形式,本次活动聚焦青少年与科学家的交流,邀请院士、一线航天工程师、青少年科学家、大学教授构建多层次交流平台,为青少年学生搭建一个近距离对话前沿科学的机会。

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马大为,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首发星总设计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林宝军,上海交大博士、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朱佳敏,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单车拉力组全国一等奖指导教师、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博导王天真,分别进行了主旨演讲,从不同角度阐述科技创新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总有人问我我们中国什么时候能培养出更多的诺奖得主,我想在未来还是很有希望的。因为我们国家对科学基础研究越来越重视,也具备了足够的财力支撑。15到20年后,也就是你们正成为中坚力量的时候,所以期待你们做出突破的科学成就,产生更多的诺奖得主。”马大为院士对在座的青少年说。

为青少年科技创新培养支招

任何一位科学家的重大突破都是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他们在未知的领域方面展现了无比的努力和汗水,使得很多领域得到了重要的改革和突破。

四位科学家进行主旨演讲后,又继续进行了圆桌讨论。分别向在座的中学生分享了科学的力量、“北斗精神”、如何克服科创之路上的挫折与困难以及对于青少年科技创新思维的训练方法等。

上海中学东校高一5班“科创班”的女生闵愉翔对科学探索有着浓厚兴趣,听过这些大咖的演讲后,她觉得很受启发。“听了后我觉得有些问题现在我们这个年龄也应该思考起来了。取得成就的科学家们也都是不怕失败、一步步做出来的,自己很受鼓舞。”

开放资源孕育临港创新土壤

在国家提倡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临港新片区、南汇新城作为五大新城之一,坚持三年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论坛,使创新精神逐步深植于更多的临港青少年心中,也为临港新片区未来的发展播撒下更多的科技英才种子。

创新是临港的基因、科技是临港的核心。为了让青少年学生最便捷地接触科技创新资源,引导青少年学生提高科学素养,近年来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牵头教育、科研、企业等单位共同打造“临港大学堂”,以教育发展联盟为组织形式,促进科创教育共建共享。

由此,科创小英才夏令营、少年创客、儿童大学等临港特色教育品牌不断涌现,机器人大赛、数字创新大赛、科技创新大赛等竞赛类赛事行动丰富多彩。

尤其是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基础上,今年通过学校自主申报、联盟评审,公开发布包括海事大学王天真老师组织的智能车科普进校园活动、上海建桥学院暑期STEAM科技创新夏令营等10个“临港大学堂”特色项目,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教育资源,使校内校外、线上线下教育良性互动,不断赋能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体系。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