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发难题有新招:振东制药达霏欣推出“内服外治”方案,助力毛囊新生
发布时间:2025/07/24
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加剧、作息不规律及环境因素影响,脱发、白发问题呈现年轻化趋势,成为困扰现代人的普遍健康难题。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传统单一治疗手段逐渐显露出局限性。近日,专注毛发健康领域22年的达...
-
“大健康”中医药技术壁垒下,振东制药靠“一问一答”成功破局
发布时间:2025/06/26
6月17日,中国药理学会党委书记杜冠华率专家团队赴振东制药开展专项技术对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此次会议聚焦中药现代化研发重难点,诚邀全国中医药专家共同讨论“大健康”新时代背景下传统药...
-
振东出题,专家解题:“大健康”背景 下,振东制药率先“破冰”!
发布时间:2025/06/25
6月17日,全国学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正式落地山西。该项目由中国科协主导,振东制药协办,研发总裁游蓉丽主持。旨在通过嫁接全国学会的学术资源助力山西地区药企实现技术升级,推动当地中医药企业集群全面...
-
振东集团资助范围辐射全国,形成”爱出者爱返”的闭环
发布时间:2025/06/11
在商业与公益的天平上,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选择了后者——即便负债也要坚持的”变态慈善”。这家从太行山走出的民营企业,用32年时间构建起一套独特的公益生态系统,累计捐赠超10亿元,将”与民同...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没有哪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哪个春天不会到来”――天津外企快马加鞭推进复工复产一
发布时间:2020/04/06 新闻 浏览次数:610
新华社天津4月4日电题:“没有哪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哪个春天不会到来”——天津外企快马加鞭推进复工复产一线观察
新华社记者毛振华、王井怀
走进位于天津开发区的一汽丰田生产基地,卡罗拉生产线上,机械手臂上下挥舞,物料运送有序自如,工厂内繁忙景象与往常无异。
大疫当前,唯有众志成城,才能共克时艰。天津是我国外商在华投资的重要聚集地,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外资企业加快发展的脚步没有停滞。与抗击疫情同步,外企在复工复产的另一条战线上打响攻坚战,传递出扎根沃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信心”。
抗疫不误复工时
工人在位于天津开发区的一汽丰田生产基地进行生产作业(2月18日摄)。 新华社发
“一汽丰田全国487家一级供应商全部复工,天津基地产能恢复达102%,每天下线车辆2000台。”说起复工复产,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黎明底气十足。
从2月17日至今,一汽丰田正式复工复产已有一个半月。在这段特殊的时期,陈黎明带领员工马不停蹄,一手抓防疫健康,成立物资保障、工作准备等10个工作组,齐头并进保安全;一手抓生产建设,重点瞄准汽车产业上下游关联度强的特点,推进产业协同复产。
得益于思虑周全,一汽丰田复工复产稳中提速。不但年产能扩充至22万辆的建设计划按部就班,而且有更多新能源车型蓄势待发。
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的还有一汽-大众华北基地,春节前后是该公司新车型下线的关键筹备阶段。然而,模具供应商不能按计划到场,焊装车间外方调试人员提前回国……疫情影响下“黑天鹅”接踵而至。
外控风险,内强优势。3月6日,一汽-大众历时3年筹备的首款插电式混动SUV车型在华北基地下线,一汽-大众天津分公司总经理王国富心头的阴霾一扫而空。
现如今,一汽-大众华北基地已恢复至一天单班满产600台的产能。除湖北外,华北基地全国282家供应商全部复工。王国富说:“我们有信心在完成全年30万辆的基础上,做到产量只增不减。”
暖心政策正当时
施耐德梅兰日兰低压(天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的电视正播放防护知识(2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相距一汽丰田不到3公里远,施耐德梅兰日兰低压(天津)有限公司也早已马力全开。全自动化生产线上,微型断路器源源不断下线,从这里走进千家万户。
“施耐德电气在中国有两家工厂生产高端微型断路器,除天津工厂外,另一家在武汉。在过去一段时间,天津工厂承担了不小的订单交付压力。”总经理郑智淞说,工厂能这么快恢复正常产能,与当地政府部门不遗余力协调努力密不可分。
工人在施耐德梅兰日兰低压(天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2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在工厂二楼会议室,身穿红马甲的天津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孙洪雨正对照手里的表格,逐项询问施耐德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孙洪雨说,天津开发区将辖区划分为32个网格,每个网格内有专人一对一帮扶,精准推动复工复产。一个多月下来,他负责的网格里80多家规上企业基本都实现复工复产。
在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查看设备运行情况(2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疫情防控责任重,慢性病患者的用药也耽搁不得。刘丽是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的一名胰岛素包装操作协调员,她肩负着所在班组的人员调配任务。“疫情期间不但没有中断交付,前几天更是创下单日产量历史新高。”刘丽说。
“在天津市各级政府的帮助下,我们做好了准备。”诺和诺德全球公司副总裁尼尔森给中国“点赞”,“对诺和诺德在中国和天津的发展,我们充满信心。”
工人在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2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化危为机天地宽
开山拓土,化危为机。外企在疫情中积极筹谋,扎根中国之路越走越宽。
随着道闸缓缓抬起,“苏新号”货车驶出空客位于天津的工厂。这辆货车运载着空客零部件,从天津出发一路向西,最终抵达德国。自此,卡车陆运成为继航空、船舶、铁路之后,天津与欧洲之间的“第四物流通道”。
疫情全球肆虐,传统的空运、海运通道遭遇肠梗阻。在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支持下,多家物流企业联手,为空客复工复产打开新通道。负责物流运送的负责人戴道斌说,“苏新号”中途只换一次车,就可直达客户的德国厂房,全程只需14天。
在实现与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天津)有限公司同步复工后,施洛特汽车零部件(天津)有限公司采取管理层支援一线生产和工程师远程协助两种方式,积极帮助上海的采埃孚工厂提前复工。在具备生产条件的第一时间,又加紧开启宝马零部件生产线。施洛特在中国的发展壮大之路越走越宽。
在复工复产这场无声的战斗中,天津政府部门与外资企业全力以赴,在平稳中渐入佳境。在陈黎明看来,“没有哪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哪个春天不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