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琴、兰山区人大代表全传晓建议:完善商业信用体系建设 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利益
发布时间:2025/03/06
2025年3月6日,金融时报社刊载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琴、兰山区人大代表全传晓关于“完善商业信用体系建设 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利益”的署名文章。人大代表围绕构建商业信用展开,分析其在实体经济中的作用、存在问题,探讨...
-
@全体毕业生,这4万份打包胶带为你送上毕业祝福!
发布时间:2024/06/28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份打...
-
贵阳市云岩区溯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合体”成立
发布时间:2024/06/11
2024 年 6 月 7 日,贵阳市云岩区溯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合体”成立大会盛大举行。此次大会参会人员包括阎毅、杨健铭、丁鲁黔等在内的 30 余位各界人士。 身为金牌调解员的阎毅,凭借其丰富的调...
-
新起点,新力量:贵阳市云岩区诉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挂牌成立
发布时间:2024/05/31
5月27日,贵阳市云岩区诉源纠纷调解服务所(下简称诉源纠纷调解所)正式挂牌成立。 诉源纠纷调解所,系在贵阳市云岩区法学会一届二次会长会议审核通过,经贵阳市云岩区法学会批准设立的一家民办非企业性质的调解...
-
“酷”大脑研究的扭曲观念扼杀了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31
‘对于人类的每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简洁,合理和错误。” 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比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性更复杂的问题。而且,不乏任何试图探究其深度的简洁,合理和错误的答案。 在我职业生...
-
SpaceX赢得NASA合同,使用新型Dragon XL工艺将货物运送到月球网关
发布时间:2020/03/3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挖掘出一种尚未建造的SpaceX货运飞船,用于向尚未发射的绕月轨道前哨基地运送补给品。 SpaceX的机器人Dragon XL是其主力Dragon太空船的圆柱形超大型版本,将作为第一批从NASA获得...
-
Spaces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参加VR中的Zoom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30
一个名为Spaces的新PC VR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从VR内部加入Zoom会议和其他视频通话。 该应用是根据最近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开发的,该大流行已经使世界各地许多人在家中工作并使用诸如Zoom之类的虚拟会议...
-
汇盈医疗声称其AI可以从CT扫描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率达96%
发布时间:2020/03/30
总部位于中国惠州的医疗设备公司慧英医疗声称已开发出一种AI成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CT胸部扫描来检测COVID-19的存在。该公司断言,如果不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OVID-19的标准测试方法),...
红土地上的“绿色减贫”决战――大别山“将军县”金寨脱贫纪实
发布时间:2020/05/02 新闻 浏览次数:594
题:红土地上的“绿色减贫”决战——大别山“将军县”金寨脱贫纪实
新华社合肥4月29日电
新华社记者陈先发 杨玉华 姜刚 陈诺
巍巍大别山,在解放战争时期曾映照刘邓大军“千里跃进”的历史雄姿,如今又见证了一场老区人民波澜壮阔的“反贫困”决胜之战!
4月29日,安徽省宣布,革命老区金寨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这个著名的“将军县”在奔赴全面小康的路上,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金寨的反贫困之战,曾让无数人牵肠挂肚:这里是华东地区最闭塞的山区之一,又集山区、库区和老区为一体,是安徽省最典型的一块“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硬骨头,但毫不气馁的老区人民,在国家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指引下,向着贫困堡垒发起冲锋,交出了一份“绿色反贫困”的出色答卷。
这是3月19日拍摄的金寨县大湾村。新华社发(周牧摄)
红土地上脱贫之战 拼搏出又一个“10万+”
换上一身黑色盘扣的中式褂衫,年已古稀的大湾村村民陈泽申像上班族一样准点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的新头衔是炒茶师,在村里的茶厂,负责指导络绎不绝的来村游客采摘和炒制茶叶。
他曾因丧子和老伴重病成了贫困户,靠着村里的产业帮扶和公益性岗位收入,2017年主动申请摘掉了贫困帽。在他二层小楼的新居里,张贴着一张放大的脱贫证;不远处,他曾居住的土屋已成大湾村的旅游“打卡点”。
4月16日,村民陈泽申在自家老屋院子里打扫卫生。他曾居住的土屋已成大湾村的旅游“打卡点”。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金寨地处大别山腹地,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全国贫困程度最深的革命老区之一。
三个“10万+”见证了金寨反贫困之路的深沉身影。
第一个“10万+”里,凝聚着革命的热血。“最后一把米、拿去当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儿、送去上战场”。革命年代,不足23万人的金寨县先后有10万人参军参战,是红二十五军和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如今满山的红杜鹃下深埋着烈士的遗骨。
第二个“10万+”里,凝聚着“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牺牲。20世纪50年代,为根治淮河水患,金寨修建了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10万亩农田被永久淹没,10多万人搬离的繁华乡镇也埋身水下。
在做出两个“10万+”的伟大奉献后,金寨县的状况一度让人沉重。1978年,金寨县贫困人口54万,占总人口的99%,几乎人人贫、户户穷。直到2011年,金寨仍被确定为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贫困人口超过13万,210个山区村中贫困村就有71个。
4月17日,一辆公交车行驶在金寨县大湾村的旅游快速通道上。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转机,来自国家脱贫攻坚战的打响,在精准扶贫指引下,一场山乡巨变的画卷徐徐铺陈!
曾经闭塞的山区如今山门大开。金寨先后投资36亿元修建了贯穿全县的旅游快速通道和通达镇村的公路,畅通了山乡血脉。高铁也呼啸而来。去年金寨旅游人数突破1200万人次,是本地人口的十多倍。
4月6日,安徽省金寨县油坊店乡面冲村村民在采摘茶叶。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当年长满荒草杂树的大山如今山野流翠。全县累计建成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超过100万亩,一垄垄茶园绿野生金,一片片药材成增收宝库,2万多贫困户借此年增收2000元以上。
深居高寒山区的农民搬迁山下,发展起“山口经济”。挂上农家乐的招牌、接上互联网卖起山货,“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网上卖货”成了许多贫困户的致富经。
4月16日,金寨县大湾村村民在茶产业扶贫车间里加工茶叶。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在金寨人民即将跨出贫困门槛的时刻,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因疫返贫”的风险。县长汪冬带头走进直播间,当地挖掘200多位本土“网红”一起帮贫困户带货;12个扶贫工厂全部开起来,岗位送到贫困户家;拉网线、送手机,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因学掉队……
历经拼搏,金寨创造了又一个“10万+”:从2014年到2019年,全县累计脱贫38428户128096人,7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从22.1%降至0.31%。4月29日,经安徽省政府批准,金寨正式甩掉“穷帽”退出贫困县序列。